首页 新闻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捐赠免税 | 信息公开 | 财务专区 | 下载专区 | 教育基金会(美国)
站内信息搜索

首页   >>   捐赠使用new   >>   教学科研   >>   正文
黄廷方博雅讲席教授

黄廷方博雅讲席教授为黄廷方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捐赠支持,旨在帮助北京大学延揽全球顶尖师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人才。

黄廷方博雅讲席教授林毅夫

林毅夫,男,1952年10月生。1978-1982年在台湾政治大学攻读MBA;1982-1986年在北京大学获政治经济专业硕士;1986-198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授。198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博士后;1987-1990年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2008年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08-2012年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2015年至今,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至今,人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2013年至今,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2010年至今任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至今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任国务院发展与改革计划委员会“十三五”专家咨询委员。

林毅夫教授的主要著作:《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新结构经济学》,《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解读中国经济》,《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中国的奇迹》,《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等二十余册。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曾获国内外多项荣誉,如:2015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6年,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2012年,“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06年,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奖;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林毅夫教授学风严谨,师德高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为行内与业界表率,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赵辉 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赵辉,男,1953年6月生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考古硕士学位。1986-2000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年至今,教授;2006-2014年,曾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

赵辉教授的主要成就:一,考古学科建设发展的理论探索。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发生了从主要对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向对古代社会复原研究的深刻转变,赵辉教授对中国考古学学科的这一转变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分别受邀参加并作为主要执笔编写国家社科《考古学科规划调研报告》,作为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在引导中国考古学方向上发挥重要作用;《学习苏秉琦办学思想,建设北大考古学科》实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近些年来的建设方针;《怎样考察学术史》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中国考古学上述阶段性变化的本质、方式、特征的深入剖析和对未来趋势的前瞻。二,考古学新技术方法体系的探索。 在这个方面,赵辉教授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讨。1)聚落形态的田野考古方法的系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文物局委托对原有《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修订,新《规程》明确提出聚落考古是今后考古学田野工作核心的理念,并为此制定了系统严密的技术体系和标准,自2009年正式颁布,是这一领域的国家规范。此外,配合新《规程》的落实实施,赵辉教授还承担了迄今为止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面向全国考古从业人员几乎全部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任务。这两项工作对提高各地田野考古的水平和质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2)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支撑的对考古资料多学科综合分析研究。《从河姆渡到田螺山》总结了赵辉教授设计和主持的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课题《田螺山遗址出土自然遗存综合研究》(05JJD780101)成果。该课题在多种自然科学手段对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和环境遗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姆渡文化的环境、经济生活、农业水平等进行全面复原和对旧有认识进行了重新评估,是课题的具体成果。而组织各领域一流专家,在一个遗址上展开全面深入研究的工作模式,也对学术界提供了一种示范。三,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持续至今,其间,参与了袁行霈先生主持《中华文明史》的编写,系其第一卷第一章的作者;自2002年期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多项研究,现为《探源工程(三期)》(2008-今)两位总负责人之一。就这一重大研究领域,先后提出1)中国各地区史前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之重要性。2)结合碳十四测年成果整理出公元前3500-1500年间新的绝对年代框架,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年代观点(《探源工程二期结项报告》)。3)提出各地文明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观点,指出这个趋势中自给自足的小农式经济、适应这种经济形式的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基层组织和社会运作方式、与宗教的关系等内容,并且由此导致了贯彻整个中国历史的传统特征。

赵辉教授学风严谨,师德高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为行内与业界表率,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曹文轩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曹文轩,男,1954年1月生。197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5-198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1987-1989担任副系主任; 1992年至今,任教授;1998-2008年,为中文系教研室主任;1996年至今,任博士生倒是并担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至今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至今,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010年至今,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兼职教授。

曹文轩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130余篇。负责国家教委认为社科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曾获国际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政府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曹文轩1990年起,曾赴美国、新加坡、意大利、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作家协会、孔子学院讲学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60余种作品被国外翻译为英、德、法、俄、日、韩、西班牙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多次获国外文学奖,多次获国家版权输出奖,2016年获国家版权输出金奖。曹文轩老师治学严谨,为人正派,师德高尚。工作认真,教学热情,关心学生,在师生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曾经荣获北京市年度优秀教师称号(2004)、北京第二届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2004)等荣誉。


陈平原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陈平原,男,1954年1月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1987-1990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1992年至今,任系主任,教授;2008-2015年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2015年至今,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2009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2000-2016年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陈平原教授的主要论著有:1988:《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94年出版韩文译本;1992:《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2015年出版俄文译本,2016年出版英文译本;1993:《小说史:理论与实践》,2003年出版韩文译本;2005:《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增订本),2011年出版英文译本;2015:Sept leçons sur le roman et la culture modernes en Chine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化七讲》,法文本)(港台及新加坡出版的20本著作未列)

陈平原教授所获荣誉有: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95年;教育部颁发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三等奖(《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首届(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二等奖(《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2013年;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大学十讲》),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中华文化通志》,集体项目,本人独立撰写其中的《散文小说志》),1999年;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2006年;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2010年;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作为学科的文学史》),2012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颁发的首届全国比较文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9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首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第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第四届王瑶学术奖学术著作奖(《作为学科的文学史》),2016年。

陈平原老师工作认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曾经担任中文系主任多年,一直为中文系和学校的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在科研上,能够坚守优秀知识分子的良知,学风严谨,成就卓著,师德高尚,深受中青年学者的爱戴。


阎步克 历史学系教授

阎步克,男,1943年11月生。197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88-1991年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讲师;1991-1993年任副教授;1993年至今任教授;2007-2009年曾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编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

阎步克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就。《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品位与职位》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历史学二等奖。个人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 阎步克教授学风严谨,师德高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为行内与业界表率,获得校系师生的广泛好评。


丰子义 哲学系教授

丰子义,男,1955年2月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5年任教授;1998年至今任博士生导师;1993-199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副书记;1997-2010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担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哲学学科组成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丰子义教授任教以来,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主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全球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其先后讲授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本科)、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本科)、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本科、研究生)、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本科、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研究生)、哲学热点问题研究(博士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精读(博士)、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生)等。其先后发表的著作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理论研究》、《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主体论――新时代新体制呼唤的新人学》、《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合著)、《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合著)、《理论视野――哲学》(主编)、《新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合著)、《现代西方价值观透视》(合著)、《中国改革全书(总论卷)》(副总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杂志被转载。

近年科研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教育部重大项目;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发展,教育部重大项目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教育部委托项目。

丰子义教授主要获奖情况: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获1993年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中国改革全书(总论卷)》获1993年第四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评奖一等奖;3、《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4、《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5、《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6、《论现代化进程的理性与非理性》获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1998-2000年度);7、《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获北京大学第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另外,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人选;2004年被推选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组”成员;200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丰子义教授学风严谨,师德高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为行内与业界表率,获得校系师生的广泛好评。


朱良志

朱良志,男,1955年9月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1982-2000年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授;2000年至今转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2000-2007年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担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岩手大学特聘教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

朱良志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观念的研究,出版有《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等著作,认为中国具有丰富的美学传统,中国传统美学是一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理论系统,以“生命超越”为特点的美学思想是世界美学中颇富学术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将美学研究延伸到艺术观念之中,出版《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等著作,尝试从若干个案研究中寻找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发展的内在脉络。其开设课程主要有:中国美学概论、国美学名著导读、美学专题研究。在这个专题课头下,上过近十个不同专题研究课程,如庄子美学研究、老子美学研究、周易与美学、禅宗与美学中国画论等。出本书籍十余本,约60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左右。另有合著与主编书目多种。

朱良志教授学风严谨,师德高尚。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为行内与业界表率,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朱苏力

朱苏力,男,1955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Mc George School of Law;1989年获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美国法律制度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专业博士学位。1992-1994年任北京大学法律系讲师;1994-1996年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副教授;1996-1999担任教授、博导、教研室主任;1999-2000年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2000-2010年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2003年至今担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2003-2014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2006年至今任《法律和社会科学》主编。

朱苏力教授是著名法理学学者,现任北大法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6年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担任北大法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两届)、教育部法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2005年主持“法学理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执教以来,培养了多位优秀的理论法学中青年学者。在担任法学院院长近10年间,他每年为新生入学和毕业典礼致辞,真诚、亲切、生动,融合感情和哲理,获得了学生乃至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深刻影响了各高校毕业致辞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汇编成书的《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2011,北大社)已发行数万册。

其科研成果丰富而卓越,累计发表期刊论文、书评共200余篇,约90%为核心期刊,全部为个人独著,其中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10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本,多本专著影响深远,多次再版,并外文译本在海外出版;出版学术译著十余部;主编学术刊物2本,其中1本刊物收录CSSCI来源集刊。科研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司法部“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等重要的省部级科研奖励。其CSSCI引证率,在法学二级学科“法学理论”中,著作论文综合引证率排名第一,论文引证率排名第一;在一级学科“法学”中,综合引证率排名第二,论文引证率排名第一。

代表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996,2003,中国政法社;2015,北大社)2006年荣获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入选“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奖”十本获奖图书;2016年,该著作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为越南文,在越南公安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本土法学著作第一次被介绍到东南亚国家。代表作《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1999,中国政法社;2011,北大社)长期受到国内外法学界高度关注,《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发表三篇长篇书评专题讨论这本书;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Frank Upham为此书撰写长篇书评,2005年发表在最顶级的美国法律期刊《耶鲁法律杂志》; 2011该书获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资助,2016年6月由外研社和Springer联合出版、全球发行。最重要的是,该书的出版推动了中国法学的田野经验研究以及对司法制度的实证研究。代表作《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2006,三联社)是法律与文学这一法律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内第一部中文专著,拓展和大大提升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也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中国文学界对该书涉及的部分元杂剧的新关注。


更新时间:2021-03-12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2021年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颁奖...
12月28日,2021年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颁奖仪式通过线上方式举行...
2021年北京大学永旺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12月17日,2021年北京大学永旺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教育基金会北大之...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再次被民政部评为“5......
2021年12月24日,民政部发布2020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
2021年度松下奖学金线上颁奖仪式举行...
12月17日,2021年度松下奖学金线上颁奖仪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
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Foundation

京ICP备15026609号-1

北京大学镜春园75-76号 100871

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