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香港实业家陈明先生的后人向北大捐赠600万人民币,用于设立陈明刘卿讲席教授,支持北京大学学术研究发展。
香港陈氏家族关心内地教育事业,陈定山先生、陈夏萍小姐、陈定海先生和陈定南先生兄妹多次捐赠内地高校。自2007年12月开始,陈氏家族曾先后两次向北京大学捐资,新修扩建了北京大学第三教学楼(刘卿楼)。本基金以陈氏兄妹的祖父陈明先生、祖母刘卿女士的名义共同冠名。
陈明刘卿讲席教授程和平
程和平,1962年生,1980-1987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学士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辅修生物学系生理学专业,获第二学士学位;1987-1989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0-1995年留学美国马里兰大学(Baltimore)医学院生理系,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NIH老年研究所心血管科学实验室钙信号研究室主任,资深研究员(Senior Investigator, tenured)。1998年在北京大学组建细胞钙信号研究室,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现全职担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钙信号研究室主任。2007年,程和平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获得科技部973项目“心脏的重大基础和疾病机理研究”。2008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生命科学奖。
程和平教授迄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9篇刊于《Science》、《Nature》和《Cell》。他于1993年在马里兰大学Jon Lederer实验室发现细胞内钙释放的最小单位,并命名为“钙火花”(Calcium Sparks),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2004年该论文被誉为100年来最杰出的10篇心肌论文之一(Physiology News,2004,57:9-11)。1999年,美国科学院Knox Chandler院士在《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上展望这方面的研究时,称之为Sparkology(钙火花学)。2008年“钙火花”发现15周年之际,《Physiological Reviews》杂志特邀程和平教授对钙火花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近年来程和平教授的研究兴趣拓展到ROS信号转导领域。2008年发表于《Cell》杂志的论文中,程和平教授及同事发现在活体细胞中存在局部、间歇性、量子化超氧生成事件,并命名为“超氧炫”。超氧炫是细胞内单个线粒体基质中超氧信号的瞬时爆发现象,此发现为研究生理和病理情况下ROS信号及其调控开拓了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