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厦门北大泰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捐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泰普工学讲席教授基金。
黄琳院士、吴晓磊教授被聘为首届泰普工学讲席教授。
厦门北大泰普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学的校办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以北京大学的化学、药学、环境及生态等学科为技术依托,从事化学科技、原料药、添加剂及动物保健等战略业务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聚维酮碘原料、快速测试盒生产商,也是唯一能批量生产微米-纳米中药超细粉末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泰普工学讲席教授黄琳
黄琳,1935年生,江苏扬州人。1961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中科院院士(2003年)。控制科学专家,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任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技术科学组组长。
一直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早在1959年结合飞机安定性分析提出多维系统衰减时间概念并给出估计方法,该成果作为中国的两项成果参加1963年第二届IFAC会议;1964年已解决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出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定理,并且给出了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线性控制律。后来又给出了输出反馈实现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该问题无解。 1986年,首先给出了稳定多项式其凸组合保持稳定的充要条件,及利用顶点集与边界集判断多面体多项式族稳定的一组充分条件。随后与美国学者一起给出并证明了分析多项式系统族稳定性的棱边定理,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性。与国内学者合作给出了更为基础的边界定理,在多项式稳定性理论中相继提出了值映射、参数化等概念,建立了一系列重要定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在鲁棒控制前沿领域,控制器与对象同时摄动问题、积分二次约束问题、模型降阶问题、非线性系统总体性质等方面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做出了有价值的成果。
1993 - 1997 主持国家八五重大基金项目《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出版《稳定性与鲁棒性的理论基础》等三部著作,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学者。目前正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非线性力学系统的控制》。研究兴趣在航空航天中复杂运动控制、非线性力学系统的总体特性及其控制等。
泰普工学讲席教授吴晓磊
1995年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德国马普学会陆生微生物研究所(Max-Planck Institute for Terrestrial Microbiology) 博士后。2007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国茨城科学技术振兴财团高级研究员,德国Marburg大学放射医学系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教授。兼任国际水协会(IWA)中国理事会秘书,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主要是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治理和资源化,生物质能转化和利用,流域环境修复和生态重建。
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王宽诚科研奖,教育部“春晖计划”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