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砥砺奋进,一路芳华——北大七十年教育教学探索之路

2019/10/24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道琳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北京大学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不懈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建设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院系调整,奠定新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两次较大的院系调整,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一次是在1952年前后,一次是在1956年前后。1952年前后的院系调整规模较大,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影响也较大。院系调整使一批著名学者云集北大。

1954年,北大学生在未名湖边学习宪法草案.jpg

1954年,北大学生在未名湖边学习宪法草案

院系调整前,北大拥有六个学院(文、理、工、法、医、农)。院系调整后,北大成为一所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大学,共有12个系、33个专业、7个专修科。

另外,为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北大于1954年、1956年重建和恢复了法律学系、图书馆学系;1958年12月将物理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第一个原子能学系,并将物理学系分成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3个系;1960年重建政治学系。此种系科设置一直延续到1966年。

新中国建国伊始,本着“坚决改造,逐步实施”的原则,北大对学校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和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民国时期的部分旧课程,增开“新民主主义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等适应新时代的课程。到1950年3月,全校共计停开课程77门,新开课程100门。新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北大还先后成立或加强了教学研究指导组和教学研究室。到1956年,教研室已达83个。1952—1957年,北大聘请了36位苏联专家,他们帮助开设41门新课程,并设立了某些“专门化”,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北大的本科学制发生过几次变化。院系调整后,各专业的学制定为4年;自1953级新生开始,数学、物理、历史3个专业试行5年制;自1955-1956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各系(东语系除外)均改为5年制;1960年,学校决定自1956级学生起,理科改为6年制。

1966年,北大在校生近9000人,是1949年的4倍多。1949—1965年,北大培养了3万多名本科毕业生和2000多名研究生,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这些毕业生中,涌现出了1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周光召,国防科技工作模范钱绍钧,受党中央表彰的知识分子优秀代表蒋筑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等,都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1961年,北京大学国庆游行排练.jpg

1961年,北京大学国庆游行排练

动乱年代,育人不辍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读书无用论”风行一时,北大同全国其它学校一样被迫停课、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在人才培养方面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共和国出现了难以弥补的人才断层。

1970年,“文革”前招收的在校生全部毕业。同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学生入学条件是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0—1976年,北大共招收7届工农兵学员12,700多人。由于学员入学时的文化程度差别悬殊,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教师们在教学方法、方式乃至内容方面都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工农兵学员在校期间,其水平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其中不乏优秀人才,许多人毕业后成为国家建设和各个部门的骨干力量。

1969年10月,北大在陕西汉中建立分校。分校设有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学系、力学系等3个系,10个专业,师生员工1600余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教职工艰苦奋斗,培养了6届工农兵学员,完成了20余项国家科技项目。1978年,经中央批准汉中分校迁回北京。

恢复高考,开创新局面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文革”后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的分水岭,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8—9月,在邓小平召集和指示召开两次关于高校招生工作的座谈会后,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高考从制度上正式恢复。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年龄放宽到30周岁)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都可以报考。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人数约占招生总数的20~30%。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恢复高考当年,全国有570万青年报考,最后录取率为4.8%,是中国高考史上最低的录取率。

1978年10月,北京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录取后的第二批新生.jpg

1978年10月,北京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录取后的第二批新生

“文革”历时10年,学校的教师队伍、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都受到很大的破坏,给恢复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为了尽快地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北大全体教师根据现实情况,以极大的热情,克服种种障碍,恢复了部分专业,按照教育部的指示,如期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其中理科物理学系、化学系、地球物理学系、地质学系、地理学系等5个系共录取461人;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国际政治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图书馆学系等7个系共录取558人;语言科西方语言文学系和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共录取126人。1977级的1145名学生于1978年2月入学。

北大经过研究讨论,接受历史的教训,认为学制不能太长,也不能过短,决定试行四年学制,并提出各学系、专业都要制定教学计划,即使没有招生的专业,也要为以后招收新生做准备。

1977级学生是由各省、市命题考试,学校统一录取入学的。1978年,高校招生就已完全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线,统一录取”。北大所招收的学生有80%以上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文革”中的劳动知识青年比例不到20%。

从1978年起,学校进行全面调整,将新生春季入学改为秋季入学,学生毕业也随之改在7月暑假前派遣。1978级学生于当年9月入校,加上1977级学生,两届学生共有2959人。

在恢复高考的同时,研究生招生工作也正式恢复。1978年1月,教育部发文安排研究生招生事宜。1月23日,《光明日报》刊文,经国务院批准,1977、1978两年招收研究生的工作合并进行,同时报考,一起入学,统称为1978级研究生。这一年,经过严格的考试,北京大学共录取研究生444人。其中的不少人都已经成了当今科技与文化创新的领军人物。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条例》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式建立。同年,北大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

1982年7月6日,数学系研究生张筑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这是北大第一次授予博士学位,而张筑生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人。

两年后的1984年,北大在校研究生已有1817人,已经是全国高校中在校研究生规模最大的学校。当年,有9人获得博士学位,836人获得硕士学位。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两个月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与上个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的培养模式不同,新时期北大的研究生教育兼取欧美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开始着力构建自己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这一阶段,北大实行相对统一的硕士三年、博士三年的“三三学制”,实行统一的入学考试制度和学位授予要求,博士生导师则实行由国家严格把关、统一审批的制度。

改革开放,深化教学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北大师生努力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表达亿万人民心声的“小平您好”的问候。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子排球队战胜南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北大校园沸腾了,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图为北大学生在海报栏前面热烈议论.jpg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子排球队战胜南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北大校园沸腾了,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图为北大学生在海报栏前面热烈议论

为了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需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高等学府,北大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由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逐步发展成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工程信息科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北大积极调整所设学科,以满足国家的需要,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专业学科;1985年成立了第一个学院——经济学院,标志着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

学校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也与时俱进地不断深化:1981年,提出了“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以利因材施教”的原则;1988年,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1993年,强调了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并作出了面向21世纪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部署;1999年,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

学校的教学对象也趋于多元,本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而作为高层次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北大更加突出发展研究生等高学历教育。1980-1981学年度,北大学生总数为8415人,其中本科生6923人,硕士研究生650人,外国留学生193人,其余为专科生、函授生和夜大生。1998-1999学年度,北大学生总数为23,536人,其中本科生9085人,硕士研究生4463人,博士研究生1645人,外国留学生1135人,其余为专科生、函授生和夜大生。

1986年8月,北大校长作了《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加快北大前进步伐》的报告,从此,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林成为了北大人不懈的追求。1994年7月,中共北大第九次党代会通过《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更加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1996年10月和1998年5月,国家资助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先后启动。1999年1月,中共北大第十次党代会通过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设想,按照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全面推进各项事业。

进入新时代,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进入21世纪,北大的教学改革力度继续加强:2001年启动“元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进行新的课程体系建设;2017年11月,中共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本科教育改革理念,继续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探索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模式。

根据“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导,本科教育为基础,构建研究型大学发展框架”的基本思路,北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新的北大真正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型大学。合并带来的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边缘学科的创新发展,更是为北大的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成长点。

北大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0门。2014年,北大完成的《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等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1项为北大牵头,5所学校联合完成,另有2项北大作为联合完成单位获奖)。

2018-2019学年度,北大校本部有本科生13,152人,留学生973人,硕士研究生15,540人,博士研究生8888人,医学部有本科生3879人,留学生349人,硕士研究生2569人,博士研究生1891人(研究生统计均截至2019年3月1日)。

新时期北大稳步推进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改革,在几个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有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探索之一:元培计划——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

2001年,北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年,为实现上述目标,北大实施了面向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计划——“元培计划”: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和自由选择专业制度。

2001年9月,学校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设立了元培计划执行委员会和实验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在元培计划实验班基础上,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元培学院在继续深入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改革积累经验的同时,作为北大第一个本科学院,还肩负组织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体系、推进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专业的任务。元培学院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已设立了“古生物”“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跨学科专业。

元培实验班的成功培养模式和管理措施在全校进行了有计划、分步骤的推广,使学校的本科教育在招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选课制度等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探索之二:博雅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以建立博雅教育模式为目标的本科生教育改革包括选课制度、通识教育、双学位辅修制度、小班课教学、整合跨学科项目等多个方面。

其一,选课制度。

现行选课制度,原名“选科制度”。自1917年蔡元培先生掌校以后,北大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深远改变了我国教育界的旧学制格局,其中就包括了蔡校长于1917年10月15日提出的“选科制”。

2016年,学校颁布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北大获得最好的成长体验。同时配发的《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对2016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作出了规划。同年,北京大学教务部制定了《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支持和引导各院系、教学团队、授课教师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激发院系和教师活力,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大批改革工作在教改立项的支持下开展起来,27个本科院系的近百名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的工作中来。

其二,通识教育。

以2003年版本科生教学手册修订为标志,北大开始了通识教育改革。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北大教务部推出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系列。2016年,北大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改革思路,一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随着通识核心课的覆盖面和丰富程度不断提升,选修核心课将让越来越多的同学直接成为文理综合、学科交叉理念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以“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为目标,经济、哲学、法学等7个院系率先启动了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综合改革,致力于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相关院系结合专业特色和育人目标,对本科教育进行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成长体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阅读经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等基本共识的基础上逐步展开。

其三,双学位辅修制度。

1989年,北大开始进行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03年,学校推出了《北京大学本科生选修辅修/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提出“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北京大学决定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和双学士学位制,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促进交叉”。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设立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培养跨学科人才。辅修、双学位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综合改革方案要求“院系的双学位/辅修和其他跨学科培养项目应在课程难度、要求和考核等方面与其本学科专业课程保持一致,以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2017年初,北大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和《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这两项新规是在北大综合改革和本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2003年规定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整,涉及课程质量、报名方式、学分、成绩、教学管理、毕业管理等方方面面。

其四,小班课教学。

“小班课教学”是近几年来北大最重要的本科生教学改革,自2012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小班课教学的试点工作,推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增强课程内容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每学期,全校有近30门专业必修课、通选课开展小班课教学,配套150个左右研讨型小班,100余名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优秀教师长期参与到大班授课和小班课教学中。

北大近年推出的小班讨论课堂.jpg

北大近年推出的小班讨论课堂

其五,整合跨学科项目。

为了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北大设立了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2016年教学改革之后,北大开放了全校性跨院系自由选课。

更具融合性的则是交叉的跨学科项目,比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古典语文学”项目和“思想与社会”项目等。“思想与社会”项目融合北大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优势,涵盖了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方向的课程。

学校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已在2014年开始设立“整合科学实验班”,拟每年选拔招收20名左右优秀本科生。其宗旨在于打破人为造成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数、理、化、生的整合,培养新一代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探索之三: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

北大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把它作为新世纪学校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将学习创新、学会创新作为研究生特别是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任务。学校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个目标,从明确培养理念、确定培养类别、优化培养方案、遴选指导老师到加强学风建设、科研管理等,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2000年,北大成为全国首家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单位。从2004年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将普通博士研究生选拔录取方式,逐步由以考试成绩为基础的应试机制向以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与考核相结合的机制过渡,开始在招收港澳台研究生时实行“申请-审核制”。2007年,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优质生源,北大在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时采取了“申请-审核制”。2012年,北大在部分院系试点招收内地博士研究生时采取“申请-审核制”。从2017年开始,北大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部采取“申请-审核制”。

研究生教育改革不只体现在招生工作上。2005年,北大进一步改革博导遴选办法,从固定资格制,逐步向“导师申请”和“学生选择”相结合的不固定资格制转变,使更多站在学术前沿的中青年教师在指导研究生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从北大研究生院走出的一批批研究生,活跃在国内外各个行业的舞台上,他们的突出成绩体现了北大研究生院的培养功底。如1981年获得北大硕士学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诗宬,1982年获得北大硕士学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兰,1984年获得北大硕士学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1987年获得北大经济学系硕士学位、现任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和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的林毅夫,1994年北大经济学院在职博士生毕业、2007年10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13年起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等。

探索之四:医学教育——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探索医学长学制教育

“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以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喜事。”2000年4月3日上午,两校合并仪式在北大办公楼礼堂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祝贺道。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学部依托北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实行医学长学制教育。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实行八年制医学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实行“八年一贯,本硕博融通”的原则。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分别实行七年制和六年制教育,预防医学长学制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原则,药学长学制教育实行“六年一贯制,本硕融流通”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加强长学制学生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基础,临床医学长学制、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年教学安排在学校本部进行。2001年,医学部招收第一届长学制学生600余人,由校本部和医学部的教师共同承担基础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

70年来,北大人在全国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杰出贡献。在今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吴文俊(1951年任北大数学系教授)、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高铭暄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敏、王选、王家福、厉以宁、李彦宏、邹碧华、林毅夫、胡福明、钟南山、屠呦呦、樊锦诗等11位北大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颁改革先锋奖章。近日,“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公示,20名北大人名列其中。他们是马寅初、王选、王忠诚、吴大观、吴文俊、邹碧华、陈俊武、孟二冬、林巧稚、郑学勤、胡福明、钟南山、柴生芳、顾方舟、高铭暄、屠呦呦、彭加木、蒋筑英、樊锦诗、李泉新。

校报记者张宁根据资料整理,本文原载于《北京大学校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刊》。


上一条:北大山鹰社以脚步丈量山河 下一条:思想的力量——北大人文社会科学七十年巡礼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