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合为发展 融则共赢——北大医学的故事

2018/10/24    信息来源: 北大新闻网   作者:    编辑:

  2018,北大迎来百廿周年,北医走过106年。百年历史深处,北医与北大有过短暂的交集;新世纪到来之时,又因共同的使命和理想,合并为一。北医融入北大,成为“北大医学”,医学的发展成为北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奋进。

合·历史种子

  1946年10月10日,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现新华社所在地)大礼堂里聚集了二千多学生,在北京大学“最简单”的开学典礼上,新任校长胡适穿着蓝长衫和黑马褂,连扩音机都不用,对学生说“家常话”。

  他讲述了北大四十八年的历史,并特意为医学院“登起了广告”,他说:“人才方面都选全国最好的人才担任,设备方面在国内恐怕只有上海医学院和中大医学院差可相比。凭这种人才和设备,我们应不悲观,我们可以鼓励作小小的梦想。”

  胡适先生所说的“小小梦想”,即是在号召大家“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此时的北大,不但人数大大增多,更是“新”的。

  1946年5月4日,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宣布解散。同年7月,北京大学在北平(现北京)复校。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沦陷期间的伪“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连同附属医院一同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院。以此为始,北京大学除文、理、法三院外,新增农、工、医三院,发展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此时的北京大学校本部及文、理、法三个学院在沙滩和景山东街一带,医学院在西什库后库,工学院在西城,农学院在西郊罗道庄。

  当北大兴办医学院时,代校长傅斯年极具热心,亲任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他说:“医学院极有意思,也有学术上之价值,但太花钱了。”

  胡适说医学院“由全国最好的人才担任”,此言不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被日军占领,大批协和教授进入北医。北大复员之时,医学院有教员180人,学生610人。医学院院长先后为解剖学教授马文昭、生理学教授沈钧淇和皮肤科学教授胡传揆。胡传揆教授同时任医学院附属医院(亦称北大医院)院长。

  医学院下设医学、药学和牙医学三个系,医学系再分十八科。解剖科马文昭、李汝祺,生化科刘思职,生理科沈寯淇、孟昭威,病理科秦光煜,公共卫生科林宗杨、严镜清、叶恭绍,细菌科颜春辉,寄生物科冯兰洲,内科钟惠澜、王叔咸、吴朝仁、陈国桢,外科谢元甫、关颂韬、孟继懋,儿科诸福棠,妇产科林巧稚,眼科毕华德,耳鼻喉科刘瑞华、张庆松,皮肤科胡传揆,放射科谢志光,脑神经科许英魁等教授,皆是造诣极深的医学家。还有牙学系的毛燮均、钟之琦,药学系的薛愚、王序、楼之岑等。

  不仅教授阵容强大,医学院还聘请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像是:外科讲师吴阶平,后来成为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外科助教张金哲,后来成为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讲师翁心植后来被誉为“中国控烟之父”;讲师严仁英是未来的“围产医学之母”;严仁英的丈夫王光超也在皮肤科担任讲师;药学系助教蒋丽金未来是中国光化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从北大化学系毕业后到医学院当助教的李载平,后来是中国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不仅有大师名师,医学院还通过延长学制、开展预科教育、招收研究生、实行住院医师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使其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声誉日隆。

  医学系首次招收了长学制(七年制)学生,包含两年预科、本科四年、实习一年。其中,预科阶段的科主任由北京大学理学院李汝祺教授兼任,课程设置及教员均由理学院负责。药学系学制五年,系主任为薛愚教授;牙医学系学制六年,系主任为毛燮均教授。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校址迁至今日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历史只有短短六七年,但从当时的学生中却产生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数位院士,以及许多学术带头人。医学生们既受到了沙滩红楼民主自由的洗礼,又受到了医学名师的严谨教导,因而精英辈出。

  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于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她更强调在校期间扎实的教学和研究传统让她终身受益。

  从1946年到1952年,在这期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来成为院士的有:1947年毕业的儿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1950年毕业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同年毕业的手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澍寰,1951年毕业的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渔邨等,1952年毕业的“中国头孢第一人”、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安静娴等。美国四大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亦在1947年考入北大医学院预科就读。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北医是其历史上的第一次崛起,这一时期的北大亦是一次全面中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份历史渊源亦为北医和北大的合并埋下了种子。

合·崭新起点

  2000年4月3日,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大会举行,脱离北大半个多世纪的北医,在新世纪和北大共同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来贺电,指出:“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传播、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北京大学师生们“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继续奋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正是由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此后,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正式启动了985工程,率先在北大、清华两校实施。

  自此,如同“实现现代化,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一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亦成为这一代北大人之奋斗目标。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中,北大和北医再次走到了一起。这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建国之初,中国工业化建设亟需“大量和合格的各种专门人才”。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借助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特别着重于政治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方针。1952年前后的院系调整便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在这次调整中,北大虽保留为“综合性大学”,但也从一所“文、理、法、医、工、农”学科齐全的大学,变成一所“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逐渐让位于对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共建、调整、联合、合并”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八字方针被提出。从1992年开始,便有医学院被并入综合性高校,这股院校合并的浪潮,在2000年前后迎来了高峰。而在众多的合校实例中,北大与北医的融合模式被认为最为成功。

  早在1994年,时任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的王德炳便提出了与北京大学联合办学的设想——让北医七年制学生在北大学习,提升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素养。1995年,两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同年9月,首批北医七年制学生正式进入北大进行第一年的基础课学习。1996年,北京大学医学中心成立,两校研究生开始互选课程,两校教师在新兴交叉学科方面开展合作。

  “通过这一年的合作实践,我们意识到要培养世界一流的医学生,必须加强人文与科学的通识教育,要发展世界一流的医学学科,必须与其他学科互动、交叉,乃至联手;要想与世界一流的大学接轨并发挥自身实力,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和更大的空间。”王德炳回忆当时的领导层共识。

  1998年2月,两校联合工作小组在北大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双方开始正式讨论《关于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联合组建新的北京大学的请示》。据王德炳回忆,北大领导希望在百年校庆时,正式宣布合并。但卫生部则希望稳步前进,不一定非赶校庆的日子。11月,合并筹备小组成立。

  事实上,合并过程中确实有大量的考察工作需要做,有不少重要的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一是招生问题,二是附属医院的管理问题。在合并过程中,北医坚持了相对独立的原则,双方达成协议,采取委托法人制,对外有独立的身份进行各种活动,原北医机构基本保留,以管理医院、各学院、研究所。

  2000年5月4日,在北医会议中心206会议室,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专家韩启德教授出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并兼任医学部的主任,他同当时的北大校长许智宏共同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牌子剪彩的照片成为历史定格。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开始了新的征程。

合·北大医学

  强强联合是为了产生1+1大于2的效应。

  北医与北大合并后,学校重新修订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规划。医学部得到了“985计划”4个多亿的资金支持,这在北医历史上前所未有。“211工程”中,北医也仅获得几千万的支持。借助“985”计划资金的强力支持,北医在学科建设发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校园建设和教职工待遇亦获得受益。当年顶着压力,坚持推动合并工作的王德炳老校长说:“虽然北京医科大学这块牌子没有了,但医学的发展并未停滞和萎缩,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整体发展得到了加强。”

  在众多的合校实例中,人们普遍认为北大模式最为成功。北京大学前任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柯杨分析北大模式时认为:“保证医学教育在管理体制上的相对独立,就保证了医学教育本身的综合性、完整性。这是一个尊重医学教育规律、符合医学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需求的模式。”

  在北医百周年之时,柯杨曾对合校的成就有过一个高度概括:“大学的综合性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改善了‘医学人’管教育的局限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得到促进;‘985’经费对医学部的投入,大大地改善了医学部办学的硬件条件、人才稳定和吸引力度,保证了学科快速发展;学生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尽管有赞誉之声,尽管有成就进步,但合并后的发展远非一路顺通,问题、挑战时时存在。随着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跑步前进并不能保证领先,稍有迟缓更会导致落后。

  2016年4月,医学部领导班子换届,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履新。随后,他们提出了“北大医学”的发展战略和理念。

  “体制相对独立,思想需得融合。”自在北大医院当院长便善于做文化建设工作的刘玉村认为北医人的思想需要进一步解放。“大家说‘北医’说的太习惯了,会给大家一个错觉;我们提出‘北大医学’是从理念上的一种更新。医学部的围墙仍在,北大医学部人的思想藩篱已破除。”

  对于“北大医学”的理念,詹启敏和刘玉村之间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数次讨论。“一是遵循医学发展规律,二是充分发挥北大综合学科的优势,三是结合医学部的医学资源优势和特点。”詹启敏说。

  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北大医学”的口号在医学部师生、附属医院职工、海内外校友口中传播度极快。这一口号背后的深层含义,也经由詹启敏、刘玉村两位在大大小小会议上的一次次阐述而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提出北大医学发展战略和理念,就是打破学部和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医学整合北京大学所有和医学相关学科发展的资源,包括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学和光学、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结合。”在北大119周年校庆活动,在北医105周年交流会,詹启敏向全校师生传达着这样的理念。“医学既可以成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种前沿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亦可以成为一个出口,承接多种前沿先进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如果说半个多世纪前,傅斯年还只是觉得“医学极有意思”,那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随着“北大医学”的提出,现在的北大领导层则是“前所未有地重视医学”,以致将医学作为北大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

  合并只是开始,真正的融入才是未来。如同刘玉村所说:“合并是行政手段,是物理反应,我们更需要的是深度融合,是化学反应。”

融·全人教育

  从学院路38号到颐和园路5号,距离5.4公里,骑自行车大概需要20分钟。北大医学部和北大本部之间,每天晚上两趟班车往返。乘坐班车的大多是医学生,他们往往是去赶晚上双学位的课程,或是参加本部社团的活动,或是去百年讲堂看一场演出。

  对于“深度融合”,医学生的感受可能更为具体,更为直接,也更加急需和迫切。

  从1995年开始,便有北医七年制新生进入北大修读基础课程。两校合并后,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得以在燕园接受通识教育。而今,医学部在燕园的医预办公室管理着来自6个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英语)19个班级的700多名学生。

  医学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但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医学,又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科学技能”和“人文素养”被比喻为医学的两只翅膀。

  从2008年开始,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全人教育”的思想贯彻其中。所谓“全人教育”即是强调培养学生精湛专业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并使之相融合,即达到“德才兼备”的目标。而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强调了“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

  一所综合性大学——齐备的学科、厚重的人文底蕴,这对于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视野更开阔,他的人文情怀就更容易建立。”刘玉村说。

  当然,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仅靠燕园一年通识课程是远不够的。即便是在本部校园里,林建华校长亦认为:“通选课对拓展学生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个人素质培养、价值观养成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接受北大文化熏陶”是刘玉村认为比“上几节课”更为重要的一件事。“尽可能多地参加大学里的学生活动,尽可能广泛地听各种讲座,开展社会实践、融入社会……”刘玉村期望医学生们首先把自己作为一名北大学生,真正融入校园。

  2018年寒假,在北大生命科学院1990级校友王飞的支持下,以燕园一年级医学生们为主,天下无“尘”·关注尘肺病社会实践团成立。学生们赴江苏、山东探访尘肺病患者,调研采访。他们还筹备成立北大尘肺病关爱社,以期对尘肺病人提供长期的关注和救助。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参与志愿服务,我们一直在把‘早接受社会’的理念灌输给他们。”医预办公室主任郑凌冰介绍。“从一定程度上,我们更鼓励医学生们跟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组队,我们不定主题、不定方向,就是希望学生们广泛接触社会各个领域。”

  燕园开拓了医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燕园也打开了一扇“医学”的窗户。

  课堂之上,“医学发展概论”等通选课、公选课在燕园开设,詹启敏、张宁、乔杰、陆林等亲自参与授课,这门课程面向全体北大学生,半数选修者来自医学之外的其他各专业。这些课程的数量,现在正在增加。

  课堂之外,关注尘肺病社会实践团不仅有医学生参与,还有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加入,通过这次的实践,这些学生对医学又多了一份敬意。

  如果说“医患关系”的改善任重道远、医学科普亟待加强,那么如果从校园入手,从中国最顶尖的这批学生入手,增进其对医学、医学生和医护工作的了解未尝不是一个有效方式。

  每一个从燕园归来的医学生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一个适应期,这个适应有深层文化方面的:从多元、热闹到专注、宁静,也有最直观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方面。

  没有了百周年大讲堂、邱德拔体育馆、新太阳学生活动中心……尽管北医近几年校园建设亦有发展:风雨操场的落成、跃进厅的重建、学生宿舍的改造……但显然这个速度还远跟不上本部校园的发展。

  “校园也是教育”,林建华校长在北大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讲。“好的校园可以塑造人、教育人,给人以感悟和启迪。”近年来,燕园的改造让人耳目一新。

  “医学部校园鸟语花香,原生态十足。”这是詹启敏经常用来调侃的一句话。他和刘玉村一同将校园建设作为了工作的重点。

  药学院、国际合作中心改造,综合游泳馆开工,西北区科技大楼建设启动,图书馆改造已经立项……围绕服务师生的目标,医学部的校园基础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让科研人员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让学术有更多的上课、读书空间,工作学习之余,让师生有能坐下来喝杯咖啡,小声聊聊天的场所,有健身的体育馆,有享受文化的会议中心,医学部校园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风貌。”刘玉村信心十足。

  校园是教育,校园中的全体教职员工亦是育人主体。学生在校园中学习,更在校园中生活。

  班车开通很方便,但如果再多几趟就好了;图书馆互借犹如一体,但如果医学图书馆硬件设施能像本部图书馆那样高大上就更好了;燕园一年通选课还没学够,回到医学部能不能接着选接着学呢;北大食堂我们最爱的鸡腿饭、三丁包、干烧肉能不能复制来医学部食堂呢;两个校园的无线网络能不能共用一个账号呢……

  在对学生的一个小范围调查中,大家普遍感受到融合的速度在加快,程度在加深,而同时提出的问题也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背后无不需要资源的深度整合,双方行政部门的通力配合。

  如今,“全员育人”理念正在校园中推行,“行政体系”的资源整合也在加速。

  进入2018年,北大将迎来大批“00后”学生。成长在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世纪,生活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深入渗透的新时代,这些学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气质可能很难再用学科来划分。

  “这批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将成为北大本部和医学部校园间最强大的纽带链接,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使其成为引领未来的人,亦是北大医学所应担负的责任。”刘玉村表示。

融·交叉创新

  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随着科学发展,这一认识如今已深入人心。

  “回顾近百年的医学发展史,有两个特点,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学科交叉。医学的科技创新很难在医学学科内部出现,任何一项医疗技术、药物、医疗装备的创新发展,都需要跨学科合作来完成。”詹启敏说。

  然而比起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一个人埋头苦干,学科交叉更需要科学家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结构,善于沟通和合作,敢于挑战未知和空白;学科交叉也更需要大学提供促进交流和探索的平台,改进鼓励挑战和创新的评价政策,加强平等、公正、包容的科研人文环境建设。

  “北大医学”的发展战略其要义便是“打破学部和学科之间的壁垒”。校本部与医学部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是学科交叉、科研创新的迫切需要。

  2008年,北医三院放射科医生韩鸿宾到医学部科研处应聘。他在科研中遇到了很多学科交叉的难题,于是带着“如何让学科间更好实现交叉”这个命题,他来应聘北医专门成立的交叉学科管理小组的职位。

  在此之前,合校之初成立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培养项目”,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跨学科交流讲座也举办了百余场。然而,大规模跨学科合作还远没有形成,合作规章、合作模式、管理体系也还没有形成。但在学校领导层,对于交叉学科的重视已形成共识,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风气日隆。

  “首先,我们同工学院一起探索了交叉发展的模式,人员该如何组织,采取怎样的合作框架。在此基础上,合作范围扩大,交叉研究种子基金设立,资助了二百余项医-工、医-生、医-信、医-化,以及医学部内部的医-X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而今已是科研处处长的韩鸿宾介绍。

  除了设立交叉系列基金项目来带动学科发展,跨学科交流平台的搭建也很重要。“希望融合继续加深,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本部和医学部的科研工作者相互认识,增进交流。”在针对老师的一个小范围的调查中,这是大家不约而同提出的建议。

  近年来,在双方校园中日益频繁地举行着不同主题的交叉学科专题研讨会、论坛、青年科技沙龙……在这些学术活动中,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师生参与,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在这里沟通观点,不同专业的青年学者在这里碰撞火花。

  医学发展最终是为了增进人类健康,建立临床医疗与基础研究之间更直接的联系就尤为重要。2017年,临床医学+X专项设立,并成为北京大学战略性工作部署。

  在临床医学+X的建设框架下,新体制中心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医学部分别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了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与数学科学学院共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此外,正在筹建的还有:与工学院将共建生物医学工程系,与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将共建化学生物学中心,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筹建智能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屠呦呦创新药物研究院、分子影像中心等。

  学校探索对优秀人才进行跨院系兼聘、共聘模式,启动临床医学+X集群聘任,为跨学科人才队伍组建,提供灵活度高、有利于人员之间交流融合的聘任模式。

  现如今,北大数百位科研工作者围绕“医学”进行学科交叉。在此过程中,孵育了新兴学科——2011年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博士点成功获批,2018年获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建设了一批跨学科的研究基地——北京市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体腔内局部诊疗工程中心等均由多个单位联合建设;获批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生育率下降,不孕人群增加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北医三院乔杰与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谢晓亮、汤富酬共组团队,围绕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机制开展研究。当年9月,受益于其研究的世界首例MAL-BAC宝宝在北医三院诞生。此后,该团队研究继续深入,临床转化日渐成效,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力量。

  肿瘤已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分子医学影像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有很大帮助。PEC/CT这种高端装备过去一直掌握在国际三大巨头手中,而现在,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任秋实与北大医院王荣福组成的“医-工”合作团队,成功研发了国产PET-CT及多模态成像设备,使中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利器。该技术率先在国内医学影像骨干上市企业实现产业转化,该团队完成了一批肿瘤靶向分子探针的基础应用研究,为国家新药创制及生物医学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力量。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细胞微环境是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解剖死角。北医三院韩鸿宾与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组成多学科团队,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成像技术,使我国国产磁共振成像在超微结构的成像分析尺度上取得突破,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这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力量。

  在燕园中,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人谈论、研究医学。“我们要鼓励全校学科面向医学需求,面向临床医学需求,加强医学和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林建华如此表示。

  “医学的发展必须要学科交叉,这是学校坚定不移要做的。我们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哪些重点领域里进行交叉;我们要做好政策引导,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要体现鼓励学科交叉的力度倾斜;要搭建平台,形成主动寻求合作的文化;我们鼓励敢于面向重大科技前沿,敢于挑战科学问题的人,我们将采取客观、理性、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失败、评估成绩。”詹启敏表示。

融·未来已来

  这是最好的时代。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医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曾对着镜头向庆祝北医105周年的全体医学人表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医学科学发展,现代医学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7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北大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4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医学类学科全部入选。

  对于 “双一流”建设,北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学校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前列;在2030年左右学校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48年左右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目前已启动“30+6+2”方案推进“双一流”建设。其中6个医学类学科都在面向2020年重点建设的30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之列;医学是面向2030年的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之一;临床医学+X则是面向更长远的未来的2个重大领域之一。

  林建华在多个场合表示:“医学是北京大学最具潜力的发展领域。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规划之下,医学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北京大学要在学术、临床、转化医学等各方面引领中国医学发展,并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层面已达成共识,贡献健康中国,将是北大的伟大使命。

  未来已来,深度融合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关键词,也是当前校园中的高频词。

  “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学科资源按需配置、招生工作资源整合、前沿学科交叉合作、创新平台合作建设、临床与基础结合、管理干部交流兼职、空间资源拓展布局、新体制中心共建共享、对外宣传统筹协调等方面形成可操作的模式和机制。” 詹启敏表示要做好医学部和校本部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综合改革。

  “合并是物理反应,深度融合是化学反应。开展深度融合,第一步是项目合作,第二步是行政体系为主的资源整合,第三步是有机融合以最终完成化学反应。”刘玉村表示要清楚融合的发展步骤和所处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物理反应的合并阶段,深度融合是师生们的共同愿望,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主动推动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从内涵上加强文化建设,从内容上开展全方位合作,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文/《北医人》记者 徐璐)

上一条:饶毅和方方课题组合作发文报道视觉变换的基因分析研究进展 下一条:建设一流化学生物学中心——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掠影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