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京大学3位教授和9位校友当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

2018/01/02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北大教授乔杰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林、魏悦广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11月28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全部揭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教授、工学院魏悦广教授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此,北大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

乔杰

  乔杰,1964年出生,1987年进入北医三院,学习工作至今,曾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教授,是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总编。

  乔杰院士作为科技部“生殖与发育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生殖细胞发育”首席专家,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健康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揭示疑难不孕症发病机制,优化辅助生殖技术方法,提高疑难不孕患者治疗成功率。研究成果连续入选2014、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乔杰院士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Cell、Nature和PNAS等期刊发表SCI文章15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两项排名第一,一项排名第二)、省部级一等奖4项(排名第一)以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奖等;率领团队获批”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陆林

  陆林,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

  陆林院士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在病理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新方法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和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发现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和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Science、Nat Neurosci、JAMA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Am J Psychiatry、Nat Commun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其中20余篇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H-index达51,被F1000推荐9次,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精神病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等。

  陆林院士还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理与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WHO药物依赖性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并于2017年9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同时担任国际SCI杂志Drug Alcohol Depend和Am J Addict副主编,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和Addiction编辑,Int J Ment Health Addict、Am J Drug Alcohol Abuse编委,以及Nature、Science、Nat Med、Nat Neurosci等40余种国际杂志审稿人。陆林院士还主持编制了《中国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一系列临床指南,为推动和提高我国精神医学临床诊疗技术和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魏悦广

  魏悦广,力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60年1月出生于陕西渭南,籍贯陕西渭南。1982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力学学报》主编等。

  魏悦广院士主要从事跨尺度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研究。在国际上建立了协同考虑应变梯度和表界面效应的跨尺度力学理论;建立了可压缩应变梯度理论和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并由此预测出金属的微尺度断裂强度高达其宏观屈服强度十倍以上的重要结论,突破了传统力学理论的预测极限,引起了国际上对于跨尺度力学的广泛研究。近年来,他将跨尺度力学理论成功应用于发动机叶片先进热障涂层强韧及破坏机制的表征。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一项。

  北京大学9位校友新当选两院院士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6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8位校友当选。当天,中国工程院也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67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中有1位北大校友。他们是:南方科技大学汤涛,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徐红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志明,美国西北大学黄永刚(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外籍院士),北大访问讲席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外籍院士),北大名誉教授文森特·珀尔(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周济。

谢晓亮

  谢晓亮(Xiaoliang Xie),美国籍,生物物理化学家。1962年6月出生于北京,成长于燕园,求学于北大附小、附中和北京大学本科。1992年受聘于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PNNL);1999年,谢晓亮被哈佛大学聘为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2010年谢晓亮在北京大学主持创办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并担任主任。

  谢晓亮勇于突破学科界限,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无畏探索,不断创新。他是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2012年谢晓亮在单细胞全基因组学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开发了单细胞全基因组均匀扩增的新方法——多重退火循环扩增法(MALBAC)。2014年9月19日,世界上第一例“MALBAC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标志着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迄今为止,谢晓亮团队利用MALBAC技术为中国300多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子代传递,为数千位孕妇避免了染色体异常胚胎的移植,减少了流产和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发生。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右)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现任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工程与应用数学IBM讲席教授。1961年,在西雅图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62、1964年,在斯坦福大学分别获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由于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领域的基础性贡献被授予图灵奖(A.M. Turing Award)。1987、1989、2009年,先后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近年来,他致力于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今年5月受聘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后,主持建设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并开设首届“图灵班”,为践行北大在相关领域培养拔尖人才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森特·珀尔(右)

  文森特·珀尔(H. Vincent Poor),现任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Michael Henry Strater教授。1972、1974年,在奥本大学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76、197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别获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2005、2011、2015年,先后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发明院院士。2016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实验室,以此推动北大新工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汤涛

  汤涛,计算数学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数学系讲座教授。1963年5月生于安徽省舒城县,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于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8年执教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取得终身教职;1998年加入香港浸会大学,曾任数学系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代理副校长、协理副校长、理学院院长。是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SIAM Fellow),曾任香港数学会会长。

  汤涛主要从事计算数学研究。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守恒型移动网格方法,克服了移动网格计算的关键困难,使高维计算成为可能,被国际同行称为开创性工作;他推导出了有效的缩放因子公式,采用此公式的无穷区域谱方法大大加速了计算效率,在多个领域的科学计算中得到成功应用。另外,对于非齐次守恒律的时间分裂法,他与合作者首次给出了收敛阶估计,建立的理论框架引起了多个后续工作。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冯康科学计算奖等。他在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邀请报告。汤涛是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海外)科学基金奖、冯康科学计算奖、Leslie Fox Prize for numerical analysis。

徐红星

  徐红星,现任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1969年5月生,江苏灌云县人,201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任瑞典隆德大学固体物理系助理教授。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至2008年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9年至2014年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主任。2012年6月任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任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2016年任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和2014年分别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同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徐红星长期从事等离激元光子学、纳米光学、单分子光谱和纳米光芯片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他在实验上发现成对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场作用下能够在其纳米间隙中产生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因,也是其它基于纳米间隙效应研究的物理基础;他系统研究了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产生条件,解析了其主要机理;他推动多个相关重要研究方向的发展:提出了等离激元光学力和单分子捕获、表面增强拉曼与表面增强荧光统一的理论,发现表面增强光谱的纳米天线效应,研发了高真空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系统,实现等离激元催化反应。他系统研究了等离激元在纳米波导中的传播,发现等离激元在光的驱动下呈现出克服光衍射极限的传播模式,不同模式的干涉在纳米线上形成可调控的光学拍,这一发现是实现纳米尺度上光传播及其调控的物理基础;发现纳米波导等离激元的激发、传播、发射、与激子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和调控机制;在纳米波导网络中实现光子路由器、完备的光逻辑、半加器和光逻辑的级联。这些工作使光学器件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成为可能,是研究等离激元纳米光芯片的重要基础。徐红星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杂志引用12000余次,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33篇,h因子54。其中关于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有两篇论文分别被引用1660余次(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4357)和1190余次(Physical Review E 2000, 62, 4318,被选为该杂志创刊以来的里程碑论文)。他已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作为会议主席组织了十余次著名国际学术会议;任Nanoscale副主编,曾任Optics Express副主编;2014-2016年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受邀出版专著Nanophotonics: Manipulating Light with Plasmons。

丁林

  丁林,地质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7月生于安徽省萧县。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该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他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学研究,在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大陆俯冲-高原隆升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果。提出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和方式的新认识,发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大型碰撞周缘前陆盆地。揭示了碰撞后高原深部由大洋岩石圈俯冲向大陆岩石圈俯冲的转换。定量恢复了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揭示了冈底斯山于5600万年已隆升到海拔4500m以上;喜马拉雅山地区当时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其在2400-1500万年快速抬升并超过5000m。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

郑志明

  郑志明,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3年10月生于上海。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在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等职。2003年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历任理学院院长、高等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务。

  郑志明为数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专家,长期从事空天信息安全与复杂信息系统等数学与信息交叉领域的研究。创立了动力学密码——基于代数和动力学融合的密码分析原理和方法,突破空天信息安全高速、低耗、多模式等技术瓶颈,研制成功系列空天安全新装备并列装。面向复杂信息系统,创立了调控系统复杂性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信息快速传播、信息全局扩散和数据准确分析的新计算模式,产生重要国际学术影响。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防技术发明奖等。

黄永刚

  黄永刚,1962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任UIUC的Grayce Wicall Gauthier 、Shao Lee Soo讲席教授,2007年起在美国西北大学任土木环境工程系、机械工程系Joseph Cummings讲席教授。主要从事材料中力学问题的研究。先后获得2000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德国洪堡科学家和学者基金,2003年和2004年分别获ASME的Gustus L. Larson Memorial奖和Melville Medal奖,2006 年获工程科学学会青年学者奖,2007年获国际塑性杂志奖,2008年获得Guggenheim Fellowship。他是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或者地区主编。在Science、Nature、 Nature Materials、Nature Technology、Nano Letter、PNAS、PRL等期刊上发表了220多篇学术论文。

周济

  周济,1962年10月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3年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9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在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介质材料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无源电子元器件片式化和集成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内片式电感器和无源集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提出了通过超材料与自然材料融合构筑新型功能材料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率先发展出了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等一系列新材料。发表学术论文369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4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

上一条:林建华校长2018新年致辞:迎接挑战 下一条:郝平:在伟大新时代勇担使命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