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017/12/27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看望师生时指明了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进方向。他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是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核心使命,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思考和讨论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北大风格的现代大学制度,努力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多年来,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的本科教育模式,近年来更是坚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本科教育“新十六字”方针,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建立了以主干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为代表的主干系列课程体系。

  元培学院2014级本科生赵宇飞是政治学、经济学、哲学(PPE)专业的学生,大二的时候他选了李猛老师的“哲学导论”。“这门课由大课(2学时)和小班讨论(1学时)组成,每周要求阅读一定的经典文本,比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卷或两卷,辅以老师推荐的研究文献,李老师会在课上和课下引导大家对文本核心问题深入思考,并要求能将自己的思考和文本相印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此外,学生们每两周或三周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2000字或5000字的论文。除了哲学系和PPE专业的同学之外,很多其他院系的同学也会选这门课,元培学院中甚至不乏很多理科方向的同学选修这门课。

  在赵宇飞看来,“我觉得一方面,作为哲学系的基础课,这门课给我的哲学学习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这门课也有很强的通识性质,在上课过程中,我感到我对古今中西不同文明形态的思想都有了更多的理解,视野更加开阔。另外,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提升”。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念经典圣贤书,知道苏格拉底、孔子说过的话,而是要把所学的东西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有机的、灵活的理解,变成自己的价值、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这要求师生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式讨论、深入的探讨辩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李沉简指出。

通识核心课课堂

  元培学院2007年成立,其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理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成立伊始,学院一直肩负着引领北大教育改革的重大使命。遵循“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从2014年开始,元培学院通过修订教学计划,逐步推出一套整体的、全方位的、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体系。5年来,元培学院培养毕业生近千人,他们中有80%的同学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这些学生中,有些在专业领域作出卓著的成绩,例如2013级本科生澎湃同学,在Physical Review A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有的结合实践开展探索,如2014级曹林菁同学和2015级王东宇同学合作开展的“‘自由’理念下的高中生活”研究课题获2017年北京大学“挑战杯”一等奖;有的则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例如2013级PPE专业毕业生李雨晗,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名校offer,投身自然保护事业。

  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学会沟通表达、责任担当,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是大学教育要为学生未来一生奠定的基础。学校着力建设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截至2016年底,共开设通选课300余门,通识核心课程50门。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深度学习与思考,认识自我,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学生在通识核心课的课程调研中显示出此类学习收获的明显提升。

  以专业的精神建设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通识的理念。除了通识教育的课程之外,学校各院系也在不断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金瑜对吴忠云老师负责的“物理化学实验”这门课程印象颇深。

  “这门一学期的课程,一共有14个实验,包括燃烧热的测定、粘度法测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动力学模拟实践等,任务量非常大。”同学们在课前预习实验,写预习报告,每周三或周四的3~9节以两人或多人合作的形式在实验室做实验,之后还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讨论实验结果,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在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Origin软件的使用,对我的科研工作帮助很大。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对实验误差的分析也提高了我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了我的化学思维。”

  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等若干文件的指导下,截至2017年初,全校122个本科专业完成了培养方案修订。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包括公共与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与自主选修课程4个部分。通过凝练专业核心课程、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建立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

  学校还设置了“研究型课程”的选修课模式,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将学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使本科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研究型课程每年资助本科生科研立项500余项,本科生年均发表论文超过200篇。以2016年为例,共有294名本科生在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其中81人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核心期刊文章。

  改变“教”和“学”的方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学校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通过设立教改项目支持和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探索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学质量提升,并以此带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进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如推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教学模式,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上就做了这样的探索。

  主讲教师中文系邵永海老师表示:“事实上,‘古代汉语’课的改革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讨论,中文系的老师和一些老先生在课程建设中意识到教学要从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多地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老师要有更多的互动,特别是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他利用教学网、论坛和微信等新的工具在课外时间召开读书会,讨论《论语》《诗经》《韩非子》《孟子》《左传》等典籍,一直持续至今。

  2016年开始,邵老师正式开展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大班100人左右,由邵老师讲授,小班教学辅助大班,把大班同学分成4个班,每班20多人,由博士生担任助教,带领学生一本一本地剖析古书的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和流传,开展了在大班无法进行的对对子等训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

小班教学课堂

  “过去一个大班大概七八十个学生,通过课上回答问题、课下问问题和交作业的情况,我能够关注到的一定是班里最出色的几个孩子,通常是10~20人,我虽然尽量地照顾到(更多的同学),但事实是不可能的,这是大班的问题所在;有了小班以后,我每周和助教沟通一次情况,在小班上表现出色的,我再在大班观察,有的在大班上并没有什么表现,在小课上就表现出来了,能够关注更多有兴趣、有志于在这个方向发展的学生。”

  在邵老师看来,“古代汉语”作为中文系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仅仅听老师讲解收获很小,“有了小班课以后,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典籍的阅读和梳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2016级中文系学生唐琪在为期一年的“古代汉语”小班课上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上学期她与一位同学合作对《汉书》中的《霍光废昌邑》进行字词句义的训释和历史事实、文本深意的探究,下学期对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进行用韵、用典和翻译等的分析。“课程学习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也培养了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形成了科研思维。”她说。

  截至2016年底,学校共开设80门“小班课教学”基础课程,大班课程开设131门次,小班讨论课839门次,满足每个学生修读1~2门小班课教学课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慕课课程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探索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比大班授课的方式,与慕课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为元培学院‘整合科学’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好的平台和条件,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培养了他们好的物理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年近七旬的物理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电磁学”的主讲老师王稼军感叹道。

  王稼军老师常年在物理学院讲授“电磁学”的大课,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她开始在元培学院进行“电磁学”的小班课教学。针对元培学院“整合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她采取了与传统大课完全不同的授课方式——混合式教学,即所谓的翻转课堂。

  开学第一堂课,王老师就给出一个学期的教学安排,要求学生每周花1~1.5学时按进度自觉完成相应视频内容的学习,并通过慕课练习进行自我测试,剩下的学时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并进行拓展性的讲解。每位同学必须准备一个问题积累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及得出的结论;11月底之前,自命题完成一份与电磁学相关的读书报告。最后的成绩评定由作业10%、随堂讨论(含随堂测试)20%、读书报告(含口头交流)20%和考试成绩50%组成。这种注重学习过程、注重自我学习规划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形式使得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度,主动把电磁学和他们所学的其他课程与其他专业的学习结合起来,2015年的平均分达到85.5分,2016年为85分,优秀率甚至超过了学校的上限。

  近年来校本部11门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7门课程被授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7门课程获得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之“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学校积极推进北京大学公开课,组织完成第一批30门北大优秀课程向社会开放;依托国际国内平台,稳步推进北京大学“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建设。2013年9月至今,北大共开出99门慕课,学科覆盖文理工医,总共有超过200万学习者注册学习,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从1994年开始做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感到技术在逐步发展,无论如何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做慕课也好,翻转课堂也罢,宗旨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今天的工作也在为明天的发展积累基础,我们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建设,不断提高。”王稼军老师一语中的。

  尊重学生选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北京大学充分发挥底蕴深厚、学科完备、学术领先的优势,通过允许学生在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在全校自主选择课程,完善双学位和主辅修培养体系,给予学生独特、有价值的学习研究经历和生命体验。

  “学校对于转出基本上没有限制,转入院系的门槛也并不高。”2016级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刘畅在大一下学期通过了转系的笔试和面试,顺利转入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他表示,入学后发现自己对于实验课程没有太大的兴趣,决定转而学习热爱已久的天文学。“我从大一第二个学期开始选修了物理学院的专业课。有了一整个学期的铺垫,我发现新的学科并不是很难适应。”“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也学习到了更加感兴趣的课程。面对同样困难的东西,我可能会更有动力。”他说。

  2016年,物理学院转专业申请的通过率接近90%。在他眼中,跨院系选课也为转专业的学生了解教学方式、赶上教学进度提供了便利。刘畅表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走一条需要稍微去够一够才可以够到的路,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在物院我觉得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条路的。”

  灵活转专业和全校自由选课制度是北大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探索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激励院系和教师开放优质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实现了自我提升。各院系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程、新生训练营、知名学者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新生提供学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尽早熟悉专业领域,明确志趣所向,为后续学习和专业选择打好基础。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各院系本科必修和限选课程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有10%左右的学生开始探索在专业计划和导师指导下进行跨院系课程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10%左右本科生成功进行了专业调整,同比增长77.3%。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除教育部规定和北大招生录取时明确不能调整专业的情况外,在校本科生可以在第一学年末或第二学年末自主申请转专业。各院系须提前公布经学校批准的专业培养规模上限和专业学术要求,并依据上述要求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审核。原则上学部内可以自由转专业。

  与此同时,学校还鼓励各院系加大力度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着力培育多层次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包括跨学科项目、交叉学科专业、辅修学位项目以及双修学位项目等各类本科教育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才需求。

  设计“嵌入式”辅修项目和“高水准”双修项目,在明确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通过修订《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和《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形成了以专业核心课为主体的主辅修培养方案,推动主修课程和双学位/辅修课程在质量和管理的同质化,实现辅修学生直接通过跨院系选课的方式免费修读,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目前学校共开设了57个辅修学位和36个双学位项目,可供学生根据自我兴趣与能力自由选择。

  建设高质量、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形成了“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文物保护技术(化学基础)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整合科学”等多个层次的跨学部、跨专业的人才培养项目。例如,由哲学、中文、历史、考古、外国语、元培、艺术等7个院系联合实施的“古典语文学”项目,实行弹性的教学计划,力争打破以“二级学科”为依据组织课程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导师制建设,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途径;实现国际化的培养格局,拓宽学生学科视野。该项目培养了一批以建设未来的中国文化为使命、熟悉与掌握东西方文明的古代语言与经典的人才。

古典语文学项目启动仪式

上一条:对口支援与定点扶贫工作回顾 下一条:拓展合作网络,搭建交流平台,服务国家战略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