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讲述:北大守正创新之路

2017/06/29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编者按】2017年5月4日校庆日,六十余位北大师生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讲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用视频呈现和现场讲述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北大故事。从这些“讲述”中,可以窥见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未来之路。

  这是当下的北大:从学术到教育,从校园建设到北大情怀,他们将北大发展全景呈现;

  这也是未来的北大:他们放眼世界、展望明天,发出了北大人响亮的声音: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

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为什么要有大学?大学会永远存在下去吗?大学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了未来,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未来是什么样子?阿尔法狗(AlphaGo)如果可以自我学习,现在的一些工作和行业是否会消失?我们的下一代做什么?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碰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复杂的、综合的、全球性和经常变化的,常常不是某个单一学科专业或者一个人能够解决的。未来带给我们机遇也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浸泡中成长的新一代,学习、生活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教育的目标与本质是否存在一些基本与不变之处,大学教育如何面向未来改革创新?“守正创新,引领未来”,这是北大的坚定选择。

高松

  讲到传承,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来到北大做校长,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普通教育”的宗旨“养成健全的人格”。他提出“文、理两科,是农、工、医、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他引入德国洪堡大学教育与研究合一的思想,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是因有此代大学问家之教授与将成为下一代大学问家之学生而成其大的”,提倡师生共同追求学术。

  胡适校长对于教育的作用和本质也有很形象的比喻,“教育是要人戴能看从前看不见,并能看人家看不见的眼镜”。对于大学教育,他说“一个受过训练的人在看一件事是用批判和客观的态度,而且也用适当的智识学问为凭依。”提出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客观判断、有系统的推理,和根据证据来相信某一件事的习惯”。

  50-60年代,北大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特点是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传授,为适应国家工业化体系构建及时培养了专门人才。

  80-90年代,北大实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方针,以适应和满足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对优秀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的教育传统,既包含了“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博雅教育的理念,也形成了牢固的专业教育基础。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我们的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一生奠定基础: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清晰表达、合作沟通、实践创新,学会担当负责,学会在未来生活中想要学习掌握任何事物的能力。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北大教育发展之路,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的教育一直在持续改革中前进,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常常是渐进的,点点滴滴,不断累积,在坚守和传承中改革发展。

  这几年来,我们正在从几个相互联系的侧面推动一些变革,努力构建一个更开放的可持续改进的基于专业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体系。

  1、专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完善: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丰富个性化培养方案;全校范围自由选课,学部内自由转专业;调整辅修与双学位政策,对课程实行同质化要求。取消辅修收费与限制,只要毕业时达到辅修的课程要求,就可以申请得到辅修学位。通过鼓励辅修,促进学生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元培学院、人文学部和相关院系等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不少有益探索。

  2、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核心通识课程规划与建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加强写作与表达等课程建设。人类优秀文明的交融,杰出学者与优秀学生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是北大教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3、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成长体验:改善学生学习交流空间,增加小班研讨教室,鼓励多种形式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比如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进教学评价与反馈;进一步活跃社团和实践活动,丰富面向前沿的学术活动,促进国际交流、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

  4、创新创意与创业教育:让更多本科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双创空间与环境,活跃学生思维,培育企业家精神。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黄车ofo”,就是一个来自北大不同学科的学生创业范例。最近陈宝生部长称赞,他们身上“体现了思想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和服务的力量”。

  我讲的这些举措,只是构建北大多样化、多模式、个性化的立体教育体系的几个侧面,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和割裂的,我们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希望通过这些举措,鼓励院系间更多合作与融合,包括课程开放和共享,以及协同建设一些跨学科的新专业方向或者课程模块。给学生更多选择和流动的自由,引导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并由此促进和激发院系、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希望未来的北大,是一个充满学术活力,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不断进步的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

涵育学术 激活思想

  大家好!我是邓小南,目前受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涵育学术,激活思想”,这是我们心目中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

  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有着深厚的专业传统,近年来,交叉学科勃然兴起,二者从根本上为整体发展提供了保证。在原有基础上谋求创新,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与格局,也需要更有深度的国内外直接对话与交流。

  文研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感谢学校,着眼长远而不求一时成果,给文研院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感谢各个院系的老师,把文研院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协力撑起了这样一片天空。

  文研院是以基础学科为主、推动交叉研究并且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学术平台,也是新想法、新议题的出发点和助推器。

  去年9月20日,文研院正式揭牌。揭牌当天,就开始了学术讲演和圆桌对话。从那天起,在摸索中一路走来,到今天整整七个半月。

  学术事业中,“人”是第一位的重要因素。我们希望“近者悦,远者来”,凝聚多方学术精华,建设更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队伍。

  作为一流大学,应该为国家、为人类贡献智力,贡献学术,贡献思想。我们追求的是“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这是实质性创新的根本,也是学者的使命。文研院不取项目制的方式,我们逐渐形成了五大凝聚议题,希望能够在更为开放的视野下增进认识,为知识积累和思想创新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与凝聚议题相应,我们设计了讲座系列与论坛系列,得到学者们热诚支持,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热烈欢迎。有的青年未名学者说,自己第一次觉得在北大受到如此隆重的对待。

  论坛系列,是我们主推的方式,倡导对话,倡导学者之间的辩驳问难、切磋琢磨。

  此外,我们希望从凿实基础做起,组织、推进了阅读讨论和工作坊。

  热闹喧嚣不是学术的本意。学术事业需要接“地气”,需要养“元气”,需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化育。北大的资深教授、大学堂和文研院的邀访学者,组织了一系列不同内容的读书会。李零老师主持的读书课,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参加;德国海德堡大学施鲁赫特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韦伯全集》的主编,他在文研院亲自主持了三次Max Weber经典文献读书会,有20多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北大有深厚的基础,有内在的活力。变革的动力是基于院系深层,发自学者内心的。我们的责任是找到合适的“引信”,点燃潜在的“活力”,构建一个平台,引导活力充分释放迸发。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教授主持的“最中国”对话,邀请了陶寺、二里头遗址的两位考古发掘队长,就“何谓中国”现场阐说辩争,听众感觉“过瘾”。而对话者之一,社科院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许宏,随即申请到文研院做了邀访学者。我们的文研论坛,几乎场场爆满,学生们会提前一小时到二院占座,按时来的往往没有座位,我们也很抱歉经常让学生一站几个小时。

  这是我们的几张海报,包括讲座、论坛和雅集。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助理自己设计的,洋溢着一派书卷气。或许值得顺便提及的,是斯坦福大学东亚系主任Ron Egan教授的讲座与论坛,他十分诚恳地表示,他在北大学到的,比他能够贡献的更多。

  学校对于文研院的嘱托,是“让学者做学者该做的事”。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学术,服务学科,服务学者。

  对于文研院打通学术与艺术的雅集会展等活动,外来的学者也十分肯定。

  我们希望能够“尊重学术规律,弘扬学术传统”。文研院针对东西方学术传统的讨论,吸引了许多学生,也吸引了文化传媒的注意。报纸照片上是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他今年1月来访后,很快将北大情况介绍给他的同事,接着又有几位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明确表达了来访及合作研讨的意愿。

  我们也与图书馆、校史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了“老校长与北大”的系列展,希望能够弘扬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继承前贤的努力,“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

  敦煌女儿樊锦诗,是北大的杰出校友,也是文研院第一位特邀访问教授。她的风骨、她作为纯粹学者的魅力感动了许多北大人。她去年9月来访,11月又来文研院,她说:“这个地方很亲切,再回来看看。”伦敦大学教授Quentin Skinner,是国际著名的思想史家,也是大学堂和文研院联合邀请的访问教授。清明假期当天,他晚上开始的讲座,清华大学的老师带着学生,下午3点就来占座。场内地下坐满了学生,周围站满了听众。通过腾讯在线观看的听众有2万余人。四场讲座,他与听众进行了精彩的对话。14日又在文研院与学生座谈并且共进午餐,对北大学生对于欧洲思想史理论著述的熟悉程度十分赞赏,甚至颇感惊讶。

  这是在《学报》支持下主办的“文研讲坛”专栏,文研院与北大出版社、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文汇学人都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这是两位邀访学者的感言。

  我们希望能够为学者提供独立思考的充分空间、潜心研究的充分时间;使文研院成为“学人凝聚的平台,心思徜徉的家园”。

  短短七个月,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还没有什么故事可讲。在静园二院,我们最常听到,也最受鼓舞的一句话,就是来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你们这儿真好!”院落中经常挤满了学生,门口日常的一道风景,就是路旁停满了小黄车。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要靠一流标准,一流建设。

  “树立清新风气,坚持一流标准”,这是文研院的追求。所有的工作,还都正在进行时。

  谢谢大家!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

宁静致远

  一个学院的根基是她的老师和学生,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是靠一代代人的努力,坚持和传承。大家好,我是北大生科的吴虹。我要讲述的是:宁静致远——北大生科那些令我感动的人和事。

  肖凌云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保护生物学的博士生。她和她的伙伴们住在海拔4,700米的喇嘛庙里,那里没有自来水,也没电和internet,去洗澡堂还要开九个多小时。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背着干粮和望远镜上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在从事雪豹的研究。

  曾周我从未见过,因为他在32年前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对于曾周的父亲,一位就读过北大哲学系,被打成右派后一生坎坷的老先生,曾周是他唯一的亲人。父知子心,老先生从老家赶来,与曾周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独子的骨灰埋葬在他生前最喜欢躺下看书的大石头下。此后每年清明,他都要来此陪陪儿子,直到他再也走不动的那天……30多年了,生科院的师生和佛坪的百姓们也从未忘记过他。1994年曾周的坟被重修过,简朴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想到你,我们更热爱这片绿土。去年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也许是对曾周的最好告慰!

  潘文石、吕植、曾周、肖凌云在保护生物学的路上,生科人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他们所研究的不仅是生物学问题,而是人与自然共存的问题。呵护生命,珍惜自然。对于他们,保护生物学不仅是专业的选择,也是生活方式或是人生的选择。

  胡适宜先生只比我们生科的年龄小一岁。自55年来北大到退休,胡先生教过的学生无数。但最感染我的是胡先生的笑,那灿烂的、干干净净的、充满活力和人格的笑。去年胡先生90岁生日也正值她的新著发表,学院植物专业的老师们为她开了个新书发布会,因为胡先生不让我们为她祝寿。像胡先生这样的令我肃然起敬的老先生还有很多很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北大的传承。

  邓宏魁团队在干细胞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几年。他与汤超实验室合作对细胞命运的决定机制作了最为简单而深刻的诠释。走别人没走过的路。邓宏魁实验室自2013年率先发明了化学小分子诱导的小鼠干细胞重编程后,最近又完成了全潜能人体干细胞诱导重编程的工作,大大加速了干细胞治疗的步伐。

  汤富酬是生科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他所领导的青年团队与第三医院乔杰大夫的临床团队正在向我们展示人类早期发育的奥秘。每30秒,我国就有一个遗传缺陷的婴儿降生。而谢晓亮、乔杰和汤富酬团队合作的结晶——一种全新的精准产前检查技术正在托起新生命的希望。

  宁静致远。像汤富酬一样的潜心治学的年轻人在生科院在北大还有许多许多——他们是我们的希望,他们将决定北大的未来。

  如果生命科学是一颗种子,那么北大的百年积淀和近十几年的多学科交叉发展就是生命科学的沃土。最近由程和平老师领衔的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聚集了北大十多个院系、医院的几十位教授,而生命小宇宙的秘密正在吸引着更多人的探索和更多学科的参与。

  认识生命、研究生命、呵护生命、敬畏生命,而教育正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事业的延续。作为北大生科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为北大庆贺,为生科自豪。

医学部主任詹启敏

北大医学的全局性思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北大医学部詹启敏。

  今天是一个喜庆和特殊的日子,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我和大家一起展望北大医学的未来。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全世界的华人为之振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体现在“两个百年”中国梦。第一个中国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句话非常简洁,但是非常清晰和高度、科学地阐述了健康和小康的关系。去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卫生健康大会,10月份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证明,健康事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的确,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健康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也是老百姓的最高需求。老百姓常说:“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

  但是,中国重大疾病的防控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每年有380万新发肿瘤病人,260万死于肿瘤;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脂患者,每年有38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超过一个亿糖尿病患者,还有1.5亿在糖尿病前期;有2000多万出生缺陷患者;有8000多万人乙肝病毒感染;另外,还有我们熟悉的SARS、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等。这些疾病是我们实现健康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医学和健康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学科交叉。纵观100多年现代医学发展,临床上诊疗的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应用都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我们的医学从最初的一个听诊器、一把手术刀、一台显微镜、几种抗菌素,发展到今天的核磁、彩超、CT、PET-CT、加速器、机器人、微创、靶向治疗等,都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的成果。

  1、我们提出北大医学发展战略和理念,就是打破学部和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医学整合北京大学所有和医学相关学科发展的资源,包括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学和光学、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结合。医学既可以成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种前沿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亦可以成为一个出口,承接多种前沿先进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2、为实施北大医学发展战略,学校提出临床医学 + X发展计划。重点是围绕临床医学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解决医学界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我们的临床诊疗水平。一方面可以推动北大临床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临床问题的牵引,带动工学、理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

  3、北京大学医学部到今天已整整走过105年的历史。目前,在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体系里,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包括大家熟悉的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大口腔医院、北大肿瘤医院和北大六院。还有4所共建附属医院和14所临床教学医院,是我国医学界中最大和最好的临床医疗体系之一。目前,北大医学部拥有中国最好的运动医学、生殖医学、肾内科、泌尿外科、骨科创伤、血液病、口腔医学、消化道肿瘤、精神疾患等十几个优势学科,是临床医学 + X最强大的优势资源。

  4、目前,我们已经建立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它即将成为国家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即将建立和发展北京大学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分子影像中心、智能医学中心、医学交叉研究院、屠呦呦创新药物研究院等。

  5、北大医学根据国家大健康战略,将推动全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急需短缺专业发展;加强生物医学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医学免疫、神经科学等前沿学科的布局;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发展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

  6、北大医学将建设和发展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为国家的全球健康战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支撑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的公共卫生需求。北大医学还将建立北大医学论坛,搭建一个高水平和国际化医学交流平台。

  7、北大医学的人才培养将立足于首先培养卓越优秀、具有临床胜任力的临床医生,优秀的药物研究、公共卫生,护理专门人才;更要培养面向未来医学,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精英人才,这些人才具有临床优、基础厚、后劲足、科研强、通识宽、国际化的特点。他们将成为我国在现代医学发展中杰出的临床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和优秀的社会人文学家。

  8、从北大医学部这所医学摇篮走出的优秀医者,包括中国第一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先生、她研制的青蒿素拯救了几千万人免于疟疾伤害;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先生,她给无数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全国科技大奖获得者、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先生,全国抗击非典英雄、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先生,著名免疫学家、原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巴德年先生等,他们是无数北医学子的优秀代表,对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9、北大医学将重视发展医学的另一只翅膀——医学人文,建立医学人文学院,推动医学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和医学传媒发展。北大医学培养的人才,既有高超的医技,又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怀。(一个能吟诗作画、弹琴唱歌的医者,会很受欢迎。)

  林建华校长提出,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伟大的大学。的确,一个大学通过它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贡献,能够有伟大的作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北大医学一定能够助力和支撑北大实现建设伟大大学的宏伟蓝图。

  北大医学既是北大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应该是国家医学中心,未来一定是世界医学中心!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

内隐学习与教育

  今天我想谈谈在北大教学和学习的个人体验。让我从一张大脑图片开始。

  这些脑区是所谓的“社会脑”,也就是我们大脑处理和人打交道的部分,你会发现它们占了大脑皮层(包括皮层下结构)的很大一部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要花这么多的资源来对“人”的信息的处理?

  因为我们的生活都是在社会中完成的,同样我们的学习和教育也是在人和人之间交往完成的。

  人类知识的传递的确很多是通过书本、教材、视频音频来完成的,这些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外显性知识,是能够用语言来清晰表达的知识。

  但是,更多的知识传递是通过人所处的环境来完成的,包括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创新的中心、学术的中心就集聚在世界上几个地理区域。

  因为书本可以教给你的东西,写得再全面再成体系,也不能代替写书本的学术大家和你面对面的交流。特别是他们的做事风格,学习风格,他们的思维方式,做科学探索的思考方式,他们碰到挫折时如何应对,他们对待真善美的态度,这些都不在课本里面。这些知识,是人类的内隐知识。

  我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的脑区来处理社会信息。

  北京大学就是学习内隐知识最好的地方。在校园内,我们可以与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和体会学者与大师的心得和智慧,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拥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

  这样的学术、学习、教育的环境,提供给我们最好的学习的土壤。从本科的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可以选修各种专业的完全不同的课程,可以直接和每个学科最顶级的学者直接提问和对话,可以申请加入最前沿的实验室投身于科学探索。

  同样,这个环境里面,如果你的同学和你的老师们,有的在科技行业引领一代浪潮,有的投身社会领域推动制度变革,有的进一步钻进科研领域在人类智慧史上留下足迹,这些同辈的压力时刻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同样,这样的同侪压力会让人不甘堕落,拼命地努力奋斗。这是北大给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鞭策,也是内隐知识。

  这些都不是课本甚至是在线课程可以提供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线课程即使集中了世界上最能教书的老师的视频和课件,也没法和置身于顶级大学的教育体验相比较。

  伟大的大学永远不会在竞争中落败,因为优秀的、上进的、充满理想的人聚在了一起,去学,去教,去探索。

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肖艺能

北大,发现我的热爱

  感谢魏老师的分享,我们就是在这片最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成长体验,也是我们的北大故事。大家好!我是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肖艺能,我用了八年时间在这里发现我的热爱。

  八年前,我通过奥赛金牌保送化学学院。因为有奥赛基础,所以很快就进了课题组做研究。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常一个人泡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样品,期待好的结果,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我那时真的很沮丧,孤独和挫败感迅速击碎了我的科研梦。其实我当时是很不服气的,因为我当年是揣着诺奖梦保送化院的,没想到自己的梦想这么不堪一击。所以,从那时起,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要做改变下一代人的科学教育。希望能用我们这代80后90后的热情去激发00后心中小小的科学梦,让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大地生长,大到可以对抗科学路上的孤独和挫败。我知道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的知识结构还太单一,而且我也只有一杆枪。所以,我选择保研到法学院读知识产权,换个视角研究下科技创新,也让自己文理兼修。为了做儿童科学教育的创业,我还旁听了学校开设的创业课,在这里特别感谢张海霞教授,这位信息学院的任课老师给我这个法学院的旁听生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她说:这个园子容得下一个爱科学、懂法律、做教育的创业者。读博期间,我也认识了一群来自各院系的创业小伙伴,这下终于不是一杆枪了。北大八年,我用了前四年发现自己的热爱,用了后四年热爱自己的热爱。这就是我的北大故事。

元培学院本科生李雨晗

我的PPE

  大家好,我是来自元培学院的大四学生李雨晗,政治、经济和哲学专业,俗称PPE。

  我是个特别喜欢动物的人。从小就立志要当动物饲养员。这个梦想在进入北大前就实现了,我去动物园当了一年的志愿者,当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粪便,各种各样的。

  后来进入北大,来到元培,自由的在全校选课,除了PPE之外,我还修了不少生命科学学院和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课。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新的寻找。我并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在哪里。但是我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喜欢动物。我加入了北大流浪猫关爱协会,负责给流浪猫找家。两年,我们一共送出去了42只猫,很累很开心。后来我被学校选中,公派赴巴黎政治学院交换,并参加了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讲述中国青年保护鸟类的故事。在那里我发现,我的声音可以被世界听到,或许可以改变什么。

  直到大四,我走进了一门神奇的课堂——《保护生物学》,并相遇了吕植老师。我发现,对动物的关爱不仅仅是爱好,也可以是一项事业。而且我的专业背景,政治经济哲学恰恰可以帮助我从人类社会的视角去解决动物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吕老师问我:“雨晗,你为什么想干这一行?”我说:“因为我喜欢动物。”这是我唯一和全部的答案,但我知道这并不够,我缺少对领域最切身的了解。今年,我收获了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我决定不去了,我要去青海的三江源,去亲历第一线的保护工作。朋友问我,“你有没有想过条件会很艰苦?”我说:“有,到时候强行适应一下就好了。”

  北大这四年,我定义了自己的PPE。PPE stands for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it also stands for People, Planet and Environment.

  感谢北大,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和未来。

上一条:袁东英:平凡之中守望大爱 下一条:一起“长大”的校园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