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汇聚校友支持,承托基础学科 ——首届北京大学秦宛顺靳云汇奖学金颁奖

2021/07/07    信息来源:   作者:王婷    编辑:王道琳

7月3日,在雨后晴朗的初夏,一场“迟到”的颁奖典礼让北大的阳光大厅洋溢着师者与后辈之间的浓浓温情。在英杰交流中心,首届北京大学秦宛顺靳云汇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感动中开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秦宛顺、靳云汇教授夫妇,为奖学金的筹集尽心尽力的捐赠校友,曾受教于两位老师的部分学生同返昔日母校,与百余位获奖学生代表共赴这场情感“盛宴”,为学子们送上真挚的勉励与祝愿。

向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2020年12月,秦宛顺靳云汇奖学金(以下简称“秦靳奖学金”)由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君和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国斌等校友发起,以恩师秦宛顺、靳云汇教授夫妇的名字命名,由两位老师的学生们共同捐赠设立。这项奖学金的设立迅速在校友圈引起热烈反响,有人称其为一项“功德无量的善举”。迄今共有近40位校友慷慨解囊,捐赠总额超过三千万元。秦靳奖学金设立为不动本基金,每年以其收益奖励北京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本科生,首届获奖学生共150人。颁奖典礼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博,秦宛顺和靳云汇教授,王国斌校友、高善文校友共同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主持颁奖典礼。

传递美好是最大的荣耀

王博致辞

“把一些美好的东西一代代传递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个老师最大的荣耀”,王博表示,秦、靳两位老师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庭,也为很多人带来了非常美好的故事。奖学金的设立是校友们感激恩师的真挚表达,也是期望通过培养下一代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的一份大爱。他相信,这将会在北大捐赠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一代代校友和学生的成长不断延续下去,持续发挥它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和老师是北大的核心”,王博认为,是北大精神让这两个群体肩负起不一样的使命和责任,能够在人生中找到一种清晰的方向感。“情感不是一定要用钱来表达的”,王博感动于校友们的真情,希望获奖学生多与前辈交流学习,在未来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传递前辈身上所呈现出的美好精神。

冷板凳一点也不冷

在北大教书期间,秦宛顺、靳云汇教授夫妇一直甘为绿叶,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之前在数学力学系从教近20年。1979年,为响应学校需要,他们转入了经济学系,将数学与经济学结合,开设新课程。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秦、靳两位老师负责讲授经济模型的数学过程和分析技巧,授课深入浅出,让学生受益良多。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在精神、思想、品德、能力、就业、工作、前途、生活多方面给予学生指引和帮助,对学生如父如母。

靳云汇致辞

虽然写好了一份讲稿,但是站在讲台上的靳云汇说,“60多年上课从来不念稿,所以我还是不念,不会念。”她一一点名感谢组织捐赠的校友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操碎了心,才让这个奖学金有序、健康、平安地运行。她认为,奖学金的设立彰显了北大校友多年来拼搏所累积的实力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这种善举来自于校友们的感恩之心、仁爱之心和善良之心,让他们夫妇深受感动。她感谢这些选择了基础学科且十分优秀的学生,是他们为奖学金的发放创造了条件。求学时的往事仍历历在目,靳云汇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当年的故事,用自己的真实感悟给学生们一些启迪和思考。在她看来,厚基础和独立思考是北大带给她的,让她受益终身,也希望学生们受益于此。她嘱托学生们依据自己内心的兴趣,及早确定一生要做的事情,“当你喜欢这件事情的时候,这板凳一点也不冷”;要长期坚守、扎扎实实去学去做,义无反顾地实现自己的初心,“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很不容易”。

北大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要将精神传承下去

2018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高善文、王国斌和其他几位师兄弟就开始筹划设立秦靳奖学金。2020年11月底,他们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校友们的响应远超预期。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首期捐赠目标,一方面是由于秦、靳两位恩师德高望重的感召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家对学校这一片净土的呵护之心、回报之心。


王国斌致辞

“我们在迷茫中心怀老师的谆谆教诲、心怀梦想离开了北大,开启了追梦之旅,奋斗的过程或苦或甜,但母校给我们打下的根基,是我们最初在社会的立足之本。”王国斌感慨,北大是校友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成长的摇篮。特别是两位深受爱戴的老师让学生们不论身处何方,想起他们就能感到温暖。他认为,自己的这点回报与母校的涌泉之恩相比不值一提。“秦靳奖学金是我们对潜心研究基础学科的同学们的一点尊重和支持。”王国斌认为,虽然自己在金融圈,但深知在基础学科领域要有所成,必须要静心坐冷板凳。他期待,以后同学们成为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当初支持过你们走向科学研究之路,哪怕力量很微小。”

张益凡致辞

感恩老师,传承理念,发扬精神,这是深圳多和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益凡与大家分享的感受。他感谢秦、靳两位老师培养了大批金融界的人才和中流砥柱。感恩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也作为一个普通的捐赠者的一种心情”,他认为,秦靳奖学金想国家之所想,传承了为国为民分忧的精神。他认同这种理念,也为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他表示,国家如今所取得的许多成果是多年前教育的种子开花的结果,希望获奖学生继续发扬奖学金的精神,未来为国为民奉献一己之力,在各条战线上有所成就和突破。

顾佳峰致辞

“这个奖学金体现了两位老师所有学生的共同心声”,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顾佳峰表示,正是秦、靳两位老师长期孜孜不倦地言传身教,让当年的学生们现在不仅拥有捐助的意愿,更拥有了帮助他人的能力。他表示,自己已将出书的稿费捐了出来,未来新书出版,届时也会将稿费悉数捐出,以尽绵薄之力。他希望,获奖学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未来自己有能力时,为有需要的人及时伸出援手,将两位老师的爱心传承下去,传播出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李文胜致辞

“大家共同努力,为的就是让北大明天更美好。”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文胜回顾了多年来与校友接触的深切感受,对校友为学校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如数家珍。他认为,在校友身上能够体会到北大人的家国情怀,这让他特别感同身受。他希望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不管是捐款捐物,还是贡献智慧和建议,都是参与学校建设的贡献之举。他期待获奖学生传承这份家国情怀,未来为北大贡献智慧和力量,奉献自己对母校的关怀和支持。

研究科学、心怀谦卑、勇攀高峰

梁力元发言

在国家兴起的关键节点,为基础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数学科学学院2020 级本科生梁力元所理解的幸运。对比32年前被调配到山东大学数学系的父亲和32年后步入北大数学学院的自己,他庆幸知道自己为何学数学,有校友为他们这些蹒跚学步的自然科学初学者予以鼓励和帮助。尽管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过金牌,但他知道,学习数学的道路艰难险阻,成功很可能遥遥无期。只是在他心里,“数学是最深邃的,是最美的,是最有意思,最有逻辑的,是最合理的”。他认为,学习数学不是给别人看“我很聪明”,而是研究科学、心怀谦卑、勇攀高峰,欣赏壮美奇崛的风景。他立志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翻起一点浪花,在国家兴盛的时代做一块基石,让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共振。

伍彦西发言

2018级本科生伍彦西是物理学院的“进步之星”。在学业成绩提升的同时,她逐渐领略到探索物理问题的奇妙,体验到升级打怪式的“风雨”之后的快乐,“物理这一学科将最微观的粒子到最宏观的宇宙如衔尾蛇般连接起来,其中的精妙和迷人我想也不必赘述。”她认为,在较强的就业压力和外界诱惑下,仍能选择基础学科作为专业的学生十分有勇气和情怀,这份奖学金就是对他们未来继续投身基础学科的一种激励。“秦宛顺教授和靳云汇教授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风向标”,她认为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激励,希望为社会所需、国家所需而努力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合影

聚沙成塔,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多年前校友们就曾向秦、靳两位老师提及要设立此项奖学金,但向来低调的两位老师不希望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我特别怕树碑立传,特别怕出名,这是我爷爷那边传下的家教”,靳云汇表示。如今,了解到这项公益事业对受助者、对学校和对社会都有益处,她才渐渐接受,并且衷心希望,这项奖学金的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真正能够为国家的基础学科发展,为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贡献应有之力。“庙廊之材,非一木之枝”,王国斌也期待更多校友踊跃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情中,让奖学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希望用三至五年时间可以覆盖到北大更多院系。“大家聚沙成塔,凝聚在一起,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上一条:优炫软件捐赠设备,支持北京大学体育事业 下一条:【支部活动】万众一心 矢志不渝 永远跟党走——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集体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