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数之名”再启程——记一号院系服务队

2019/12/11    信息来源: 北大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道琳

周末的晚上,循着理科一号楼里略有些昏暗的灯光,穿过“迷宫”一般的走廊,你悄悄走进1560教室。教室里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和周围的很多同学一样,你的教科书、作业本上已经攒下了不少难题和疑问——高等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半个学期下来,你似乎从中领会到了数学的奥妙与意趣,却依然摸不透它的脾气。几经辗转,你来到这里,寻求“高人”的指点。

这里,就是由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业发展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数学课系列辅导。

“高人”并非有三头六臂,而是守初心、担使命的一号院系服务队志愿者。

593520c999cb40038a57e99c86d61c2b.gif

参与者:“有心人”与“有情人”

填写网络问卷,点击提交,只要有参加数学课系列辅导的意向,就可以报名成为当次辅导的志愿者或被辅导者。据数院现任青协秘书长宋文心介绍,辅导项目的志愿者大多来自数院,但时常也会有其他院系的数学爱好者主动加入志愿团队;慕名而来参加辅导的同学则来自全校各个院系,除了部分院系低年级必修的高数,还有理工科同学“不得不面对”的数分、高代、几何。

宋文心也曾经是一名志愿者,入学后的第一个期中季,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志愿辅导。最初参与进来的原因,是宋文心觉得这个活动“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辅导一开始,对方提出的问题就超出了数院“深而慢”的教学进度。宋文心不由得心中一紧,但随着逐渐投入到运算过程中,他慢慢平静了下来,“还好我之前都看了看”。

4c568fbcec7440c98b9f974fb96e3d3f.gif

这样的情况在辅导过程中并不少见,为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不少志愿者会提前自学。数院2019级本科生王一鸣有一定竞赛基础,已经提前学习了不少内容,但在参加辅导前,他还是会督促自己把所有知识点都梳理一遍。当他隔壁桌的同学为一道超进度的难题一筹莫展时,他立刻伸出了援手,用自学的知识去解答题目。

当然,志愿者所做的远不只是解题。对于参加辅导的同学们而言,有不少人都感受过数学的“碾压”:大学数学进度快,基础概念理解起来有难度,课后习题有答案没过程……比起直接询问老师或助教,同龄人之间面对面的讲解让他们感到更加轻松和直观。对于数理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志愿者们不仅会对疑难问题做出解答,还会从基础的概念开始一点一点地讲起,填补知识的断层。

2019年,辅导项目的便利贴留言

每次辅导结束后,都有不少被辅导的同学留下便利贴,表达自己的感恩,赞叹志愿者的耐心友善,有的还会特意点名表扬。你来我往之间,产生过不少“佳话”,有更进一步的友谊,也有不期而至的爱恋。

组织者:初心使命接力传递

数学课系列辅导脱胎于历时八年的高数辅导。

2012年12月的高数辅导海报

“我们策划之初的期望,一是发挥数院同学的特长,开展新形式的志愿服务;另一点也希望更多的同学通过青协的平台,通过高数辅导的活动加强交流。”时任青协秘书长,数院2009级本科生张楠回忆道,“多交新朋友也是很好的。”

高数辅导的想法诞生于2011年9月,当时辅导小组被命名为“以数之名”。经过两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在数院青协骨干张楠、李立颖等人的组织下,第一次高数辅导于2011年11月27日成功举行。

活动策划过程中,张楠最担心的就是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如果来的外院系同学少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会受挫;如果来的志愿者少了,活动效果也会打折扣。为此,她忙前忙后,联合经济学院一起,发动了一切宣传手段:飞信群发短信招募志愿者,院主页发帖,宿舍楼贴海报,三角地发传单......最终,第一次活动招募到20名志愿者,地点则定在了理科一号楼1560——数院当时最大的教室。

创立之初的高数辅导

2019年火爆的数学课系列辅导

2012年,在时任青协秘书长、数院2010级本科生罗华刚的筹划下,青协预备开展第二次高数辅导,并将此打造为一个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为了使活动更加圆满,他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活动知晓度不高,就未名BBS发帖,开通人人主页大力宣传;对外院系情况不了解,就在举办之前做问卷调查,了解被辅导者的实际需求,和相关院系联合举办......

2012年底,高数辅导团队获得十佳志愿服务团队金奖。“竞争还挺激烈的,毕竟三角地各种拉票抢票。”罗华刚笑谈。最终,高数辅导凭借牢靠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可观的票数,跻身前列。

2019年高数辅导室上线

经过八年的发展,高数辅导的活动规模,从最初的单场20人扩大到有时能来一百多人,辅导科目也从高数延展至数分、高代、几何。有时活动还未开始,就已经有同学来到现场答疑。有时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了,还有同学在兴致勃勃地讨论。有时还会临时加开一个辅导室,或者专门派出一支数院小分队到联合院系去答疑。

院系巡回辅导之新传场

院系巡回辅导之光华场

一号院系服务队:不忘初心,不断创新

2019年,在数学科学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思政实践志愿服务课程的联合助推下,一号院系服务队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志愿者,投身到包括数学课系列辅导在内的志愿服务。

而“以数之名”启程的数学课系列辅导,也在不忘初心的传承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

除了线下活动,志愿者也在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虚拟课堂”。最初,他们利用未名BBS的数学科学学院(SMS)版,同学们只需要以“泛高数辅导活动”字样发帖,就能参与到互动中。志愿者则会定期整理发布常见问题集(Q&A),总结典型例题和学习方法,为各院系的同学提供答疑服务。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在校园普及,2013年10月29日,“北大数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发布的第一条信息就是高数辅导线上答疑的通知。开通仅两周,微信平台就已经有近百名用户。

2013年线上辅导平台推送的第一条信息

2019年微信答疑群

2019年“北大数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后台答疑

在张峻梓、郭心舟等数院青协历届秘书长的努力下,“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也逐渐被推广开来。来自数院的志愿者和需要答疑的同学们一帮一,有时候一讲就是一上午,一站就是一整天。“数院同学有一种‘好为人师’的风气,我们并不端架子,而是‘以数学会友’。在帮助同学解答问题的同时,自身也能够查漏补缺,互相促进。虽然辅导会占据自己复习的时间,但同时也能督促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高数辅导活动的日渐深入,各个院系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能不能针对高数之外的其他数学课,也开展辅导?

2019年,针对“三高”学科的数学课系列辅导诞生。“三高”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几何学,之所以被同学们戏称“三高”,是因为它们难度大、内容多、学分高,长期以来成为理工科同学“痛并快乐”的源泉。因此,“三高”辅导一经推出,立刻获得了来自各个院系同学的支持。过程中,数院同学不仅是辅导者,更与来自其他院系的同学结成讨论组,变成了学业中的同伴。

数学课系列辅导志愿者徽章

数院2019级本科生邵凯诚和医学部2017级本科生王琪就是如此。王琪修了数学双学位,和邵凯诚一样,也需要修习高等代数课程。两人班级不同,老师的教学顺序也不一样,但这反而促进了两人相互交流,查漏补缺。王琪通过邵凯诚的指导学会了一种更简洁的算法,而邵凯诚也丰富了自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建立很有好处”。

“一号院系服务队”志愿者宣誓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指引,打造一支稳定、扎实、专业的“一号院系服务队”,是数学科学学院开展思政工作和青年引领的探索。从党支部、团支部延展至班级,让学生党员、团员引领全体青年,让小集体有大贡献,为身边人做暖心事。

2019年11月1日,数学科学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志愿服务分享会暨一号院系服务队成立。学院近百名青年志愿者,服务于数学课系列辅导、“爱满京城”“数语环境”、国庆70周年重大活动等20余个项目,累计服务超1600个小时。

犹记2011年启航的“以数之名”辅导小组,一号院系服务队将持续守初心、担使命,让一颗颗热忱的心、一次次赤城的服务,薪火代代相传。

专题链接:圆梦新一代



上一条: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应邀在牛津大学发表演讲 下一条:工学院博士生王迪获2019年运筹与管理科学年会数据挖掘方向最佳论文奖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