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捐赠免税 | 信息公开 | 财务专区 | 下载专区 | 教育基金会(美国)
站内信息搜索

首页   >>   捐赠使用   >>   人才培养   >>   正文
北大,我行走一生的徽记

7月5日,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哲学系2012级本科生李晓丹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讲述自己逐梦燕园的故事。以下为李晓丹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京大学哲学系2012级本科生李晓丹。今天是我们一生中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日子,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个隆重的场合,和大家一起回忆逐梦燕园的旅程。

从小我们就觉得,北大是一个有光的地方。1403天前,在做出于成府路口向西走的决定后,我们走进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园子,开始一场青春的远行,又像是赴一场久候的约定——因为前方有一束光,等待接纳一个个懵懂而有梦的灵魂。

初入燕园的我们曾在图书馆数不清的书架前迷茫过,在百团大战纷飞的宣传单里踌躇过,在柏拉图的理念和洞穴比喻里困惑过——可是就像洞穴里的人挣扎走到洞穴之外看到了真正的太阳,北大的光始终陪伴、指引着我们摸索前行的方向,照耀着每一个北大人在诸多选择中发现最好的自己。

我们可以选择广厦万间,也可以选择乡村热土、祖国边陲;我们可以选择一群人的经世济民,也可以选择一个人的古生物学;我们可以选择为往圣继绝学,也可以选择为校园开通小黄车;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一片星空,在批判与质疑的喧闹中、在夜夜难眠的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热爱……

北大给了我们最好的实现梦想的平台,这个神奇的园子给每个终将离开这里的人无限的可能性;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胸怀,让我们得以选择并坚持自己的热爱。我不禁想起哲学系李猛老师曾说的话,“四年,北大为每个人灵魂磨砺的,不是轻薄快利的刀刃,而是笨拙钝重的刀背,让青春那些锐利的理想,能够坚持成为一生的事业。成为一个北大人,有比‘命运毫无道理的眷顾’更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坚守一生来完成。”

于我,这不仅是在哲学系研读经典的四年,在北大肆意青春的四年,也是在公益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四年。我是一名红丝带志愿者,2014年暑假,我和六个小伙伴第一次来到了安徽阜阳,为50多个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举办夏令营。离开的前一天,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实现一些愿望,其中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认认真真地写下:“希望明天是我的生日。”

起初我有些不解,后来我们了解到,那里好多孩子不清楚自己究竟生在哪天,也从没过过生日,小女孩觉得那几天的活动是她最快乐的时刻,所以希望“明天是我的生日”,我看着她期待的笑脸,眼泪却流个不停——没有什么能比那一刻让我明白我该如何存在。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被需要,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不仅仅要用爱心去呵护、关心、反歧视,北大人更要通过思考、调研和行动为他们现状的改变做出努力、贡献力量。

之后的两年,我和同学们三次去到阜阳,三次邀请孩子们来到北大,我们争取每个月都给孩子们写信,也总能从回信里了解到他们最近身体和生活的情况。我把在当地调研的情况和所思所感总结成了报告,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正是在一次次志愿行动中,我重拾了自信,坚定了把红丝带志愿服务当做毕生事业的决心,发现了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在与北大作别的离歌终将唱起的时刻,回头看看来路,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明白了很多道理,认识了很多朋友。倘若多年以后,我们再去回想这段高歌理想、奋力耕耘、求知若渴的时光,我们与北大的独家记忆究竟是什么?

也许我们忘记了与习总书记和克强师兄握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但一直铭记“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也许我们早已忘记如何用拉格朗日法求解斯勒茨基方程,但在其中养成的理性与逻辑思维让我们终身受益;也许我们早已忘记刑法考试中多重的人物设定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一直铭记对法律的尊重和正义的坚信;也许我们早已忘记为国家活动志愿服务的艰辛,但一直铭记天安门广场的一抹蓝、鸟巢里的一株绿;也许我们忘记了2012年末日前的狂欢,但一直铭记与小伙伴们惺惺相惜的友谊。

北大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价值和情怀。我们的情怀不是任何空大虚妄的梦想,而是努力窥探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怎样的细微病痛,并用我们的坚持和热爱去证明思想的价值。并且,我们真正盼望的是,有一天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可以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

北大的光,不但在过去四年中引领我们,更是未来漫长一生中最坚定的支撑。当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炽热的心走出学校,面对社会,我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北大人。

忆往昔,少年意气,心系未名水;盼来归,铁肩道义,不负燕园情。

最后,真心地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教诲我们的师长,感谢要用一生去眷恋的北大!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这份感激!因为有你们,这里才是我们最好的北大,当下才是最好的年华!

谢谢大家!

附:李晓丹简介

李晓丹,哲学系2012级本科生,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团委副书记,哲学系系刊《共青苑》主编,北大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

她多次组织北大校内师生无偿献血活动、急救培训活动、防治艾滋与反歧视宣传志愿活动、女生同伴教育等,用爱融化着人们心中对艾滋病人的隔膜与歧视,并因在防艾志愿工作上的杰出努力得到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女士的称赞。她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参加刘延东副总理主持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座谈会,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李晓丹是2014年首届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连年荣获北京大学奔驰奖学金。她还荣获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北京市红十字会优秀个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天府高层次人才”优秀个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她是无私奉献的的志愿者,是执着、勇敢、敬业的红丝带志愿服务项目开拓者,是北大青年学子的杰出代表。

 

更新时间:2017-05-26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人才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培育国家栋梁、民族中...
做一个始终在路上的有心人...
七年前的那个夏天,还在读高中一年级的李斯扬第一次来到北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严方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
“全能博士”——记三项奖学金获奖者马郓...
2011-2012年度东京三菱银行奖学金; 2012-2013年度光华奖学金; 2...
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Foundation

京ICP备15026609号-1

北京大学镜春园75-76号 100871

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