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捐赠免税 | 信息公开 | 财务专区 | 下载专区 | 教育基金会(美国)
站内信息搜索

首页   >>   捐赠使用   >>   人才培养   >>   正文
“全能博士”——记三项奖学金获奖者马郓

2011-2012年度东京三菱银行奖学金;

2012-2013年度光华奖学金;

2013-2014年度方正奖学金;

2014年北京大学第九届“学生五•四奖章”,北京大学十佳学生党支部书记,北京大学共青团标兵。

曾担任学院2011级本科新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副书记、科协主席、宣传部部长;

创立信科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CADA);

本科时担任班长、研究生阶段担任辅导员,其带领的班级均获得了北京大学“五•四”奖杯,三次站在了北京大学授予学生个人和班集体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上。

这就是马郓,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11级直博生。

马郓

在信科团委的六年——立足创新,探索未知

“从07年考上北大本科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回忆起自己的学生工作经历,马郓禁不住感叹道。七年间,他见证了信科学工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经历了数 字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校园内普及程度翻天覆地的变化。马郓,作为探索道路上的领航者,一直努力地站在潮流顶端开拓创新。

马郓在本科学生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亮点之一是创办了北京大学首个院系级别的学生科学技术协会。2009年9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正 式成立,当时和科协一起成立的还有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CADA)。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同样在北大、乃至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比较 知名的产品是中国第一个高校门户移动应用—— “颐和园路5号”。

谈到为什么要创办科协这样一个学生组织,马郓说是源于新鲜感与热情。在他看来,探索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全新领域是新鲜而具挑战的,就像一次创业一 样,所有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科协成立之初明确要办的活动只有两个:ACM程序设计竞赛和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但仅仅承办这两个比赛显然不能满足 马郓对科协的期望。他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围绕比赛办讲座、办活动,还举办了一次“信科文化节”,一年下来大大小小举办了二十余场活动。正是用这样“疯狂” 的方式,科协的品牌在学院、甚至整个北大迅速树立起来。

科协从草创,到现在拥有几十人的规模,承办校内外大型学术科技赛事、沟通课内外学术渠道,每年为上千人次提供服务,马郓全程参与了这个组织的成长之路,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立足创新,探索未知”,是对马郓学生工作生涯最好的注解。创办科协和计算机应用设计协会如是;担任学院团委宣传部部长,第一次制作129视频如 是;第一个作为研究生担任本科新生党支部书记亦如是。他的工作经历提醒团学骨干们不断思考同学们的需求,立足创新,结合时代的发展,探索和改变为同学们服 务的方式。

信科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从班长到辅导员——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马郓履历中最辉煌的一项当属他在本科任班长和研究生任辅导员时,均带领班级获得了北京大学授予班级的最高荣誉——“班级五•四奖杯”。“大学的班级 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但大学四年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大学的朋友是大家都比较成熟之后认识的朋友。如果班级建设做得得当,这将是每个人今后宝贵的财 富。”

作为2007级本科8班班长,马郓总结了班级建设的三条经验:首先是热爱,要有一个“挑头”的人时刻将班级的事情放在心上;第二点,是要在工作的方 法上面,针对班级的特点,做一些特别的工作,比如8班当时借鉴学院学生工作管理方式推出的班级分片管理制度,和集全班之力连续出了两年的班报;第三点,就 是要善于抓住机会,给班级制造亮点,也借此让班级同学更好地团结起来。这三条经验,同样也适用于他作为辅导员的2011级本科4班。

作为2011级本科4班的辅导员,除了热爱之外,他还多了一份责任。他决心要带领这个班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发展。在他用心的浇灌下,4班果然不负众 望,连续获得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班级氛围十分融洽。另外,4班同样作为代表信科人风采的先进班级获得“信科之星”集体 奖章这一殊荣。

在如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这个理工科院系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马郓强调了新生入学期的重要性。在大一刚入学,特别是前两个月这个阶段,要打好基础,通 过活动内容和组织技巧吸引同学参加活动,提高大家对班级的认同感。马郓在当辅导员的时候十分重视这个黄金时期,密集地办了一系列精彩的班级活动,为日后班 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份热爱,让他从大的格局出发,构想班级发展的轨迹;这份热爱,让他从小的细节入手,用心服务每一位同学;这份热爱,让他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用自己的力量,感染、服务更多的同学。

马郓本科担任班长的班集体获得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

潜心学术的博士生——结合兴趣,面向国家

除了“学工大咖”之外,马郓的另一重身份是“学术大牛”。他本科阶段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入选“IBM博士英才计划”,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奖学金对于马郓来说,不仅是对自己过去学习、工作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谈到未来的规划,马郓希望能够在学校里继续做科研,潜心学术。科研的目标,要结合个人的兴趣,但更要结合国家的需要。马郓向我们介绍了他在系统软件方面的研究。他说系统软件涉及到国家安全、独立产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是十分重要的。而现在,系统软件大多被国外所垄断,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中国自己 的系统软件,让我们国家在系统软件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这样的目标是宏大的,甚至是“疯狂”的。但是科研,就是要勇于向未知的领域发起冲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需 要有创新精神,要大胆的想、大胆的尝试,不要怕失败。同时,研究之路并不平坦,要有艰苦奋斗和无畏险阻的精神去坚持和探索。这样的探索,也是马郓的兴趣所 在。

他坦陈喜欢学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氛围,“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成长的地方,一些疯狂的想法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实现”。北大信科软件工程研究所是一个有 着浓厚创新氛围的地方,带领团队实现中国第一台支持多道程序运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杨芙清院士、导师梅宏院士和在科研道路上一直指导、帮助他的黄罡老师、 刘譞哲老师都是马郓的目标和榜样,鼓励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探索、攻坚克难。

马郓获得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

全方面锻炼方案——提高效率,坚守理想

如何处理学术和学生工作在时间上的矛盾,一向是困扰参与学生工作的同学们的一大难题,马郓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提高效率。在学术上要提高效率,把 握上课的时间,认真听讲,尽量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在做学生工作时也要提高效率,尤其是对于会议的组织和将开展的活动,要有计划、有准备,保证工作的高效运 转。

谈到他最看重的品质,以及他对信科后辈的期待,他着重提了两点:第一是要有担当、有责任感,不要被别人说不靠谱,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工作中 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有了坚守一份担当、一份责任的信念,就能不断出色地完成工作,别人的信任也会逐渐积累。第二是要纯粹,要坚守理想。正如前文所提 到的那样,做好一件事情,最大的动力往往来自热爱,北大人还是要心怀并坚守一份理想。

马郓,勇于探索的领航者,无论是在学生工作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上,他都为我们完美呈现了“榜样的力量”。在未来的路途上,祝愿马郓能够实现 自己的梦想,尽早为中国系统软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马郓为榜样,E脉相传,不忘初心,在自己的领域中各有所长,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方正奖学金介绍及年度获奖名单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7-05-26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人才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培育国家栋梁、民族中...
做一个始终在路上的有心人...
七年前的那个夏天,还在读高中一年级的李斯扬第一次来到北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严方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
“全能博士”——记三项奖学金获奖者马郓...
2011-2012年度东京三菱银行奖学金; 2012-2013年度光华奖学金; 2...
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Foundation

京ICP备15026609号-1

北京大学镜春园75-76号 100871

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