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捐赠免税 | 信息公开 | 财务专区 | 下载专区 | 教育基金会(美国)
站内信息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读书卡助力新生,基金会全面支持优秀学子成长成才

  “大师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9月3日,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在2016迎新绿色通道为4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北大新生发放爱心读书卡。2016年,北京大学共迎来438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数十个国家的本科新生。其中,农村学生共700余名,为近年最多。

  在新生报到现场,约有5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来自农村户籍的约占58.4%,中西部省份的约占78.5%。对这些脱颖而出的 “寒门”学子,北京大学加大了资助服务力度,北大教育基金会也开启了第12年的“新生关爱”行动,希望借助小小的读书卡,为怀揣憧憬与梦想的北大新学子的燕园生活尽一臂之力,为他们继续前行、勇攀高峰添加助力。

  所有领取到读书卡的学生都满怀着感恩之心,其中一些新生还兴奋地谈起了自己的读书计划和对校园生活的期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韦建苗是来自广西壮族的姑娘,她平时很喜欢看三毛写的书,希望用读书卡来买些散文或小说。对于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她期待多尝试社会实践,在采访中锻炼自己,成就未来做电视台记者的心愿。拿到读书卡的古焰掩饰不住一脸的欣喜,她说自己特别爱看书,包括古代哲学和明代小说,这位来自中文系的文静女孩希望今后可以留校任教。生命科学学院的曾涛涛虽然是一名理科生,却酷爱文学,已经把红楼梦读了很多遍。他希望开学后能牢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提高见识和交际能力,“毕竟之前在小县城,除了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从来没有走出来过。”谈及未来的梦想,他激动地表示,“我看过柴静的《穹顶之下》,将来很想从事环境方面的工作。”

林建华校长在迎新绿色通道询问爱心读书卡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朱善璐书记详细了解并询问爱心读书卡的发放数量和情况

  在迎新当天,林建华校长和朱善璐书记等校领导先后来到绿色通道,亲切看望学生并慰问工作人员。在基金会的迎新站点,林校长详细询问了由基金会出资提供的爱心读书卡的具体用途、使用方式,并对基金会连续多年的新生资助工作表示赞赏。朱书记向工作人员了解了读书卡的发放对象,认真查看名单并询问发放的数量和情况。与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后,朱书记笑着说:“我就是基金会的一员,我应该站到这里服务。”他还鼓励基金会要把这项工作持续下去,并做得更好。叶静漪副书记来到绿色通道时亲自为曾涛涛同学发放读书卡,并表示学校会提供各种保障工作,勉励他好好学习。

叶静漪副书记为生命科学学院曾涛涛发放读书卡

  施行“新生关爱”行动12年,基金会所提供的校友爱心运动服、爱心U盘、读书卡等爱心礼物已惠及4000余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这些爱心传递仅仅是基金会全面支持北大学子成长成才的一个起点。成立21年来,基金会在校友的慷慨惠助和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支持下,已设立了广泛的奖助学金、发展基金和救助基金等等,使其成为北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2015年,基金会共设立校级奖学金78项,奖励总额近2000万元,奖励学生2000余人;社会捐助的助学金项目达46项,资助学生近2300余人。通过设立形式多样、全面丰富的奖励资助项目,基金会希望能让同学们从踏入燕园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并将这种关爱延伸、贯穿他们的整个求学生涯,激励他们全面发展,坚定地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军力量。

  在未来,基金会期望能汇聚各方兴学力量,借助未来领袖基金等资助项目,让北大的每一位学生平等享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不因家庭经济条件而改变。作为永久性基金的未来领袖基金,将提供从入学开始的全面成长支持,尤其是为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大学之路垫上重要的一块砖,确保他们平等充分地享有北大教育资源,消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不负青春时光,全心投入学习、科研、交流和实践,为优秀青年的逐梦之旅保驾护航。通过培养学生 “人助、自助、助人”的信念,基金会将与北京大学崇高的教育事业一起,全力支持和守护北大优秀学子,让他们在多元文化的校园中互相砥砺、成长成才。(记者:王婷)

 

更新时间:2016-09-06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2021年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颁奖...
12月28日,2021年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颁奖仪式通过线上方式举行...
2021年北京大学永旺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12月17日,2021年北京大学永旺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教育基金会北大之...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再次被民政部评为“5......
2021年12月24日,民政部发布2020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
2021年度松下奖学金线上颁奖仪式举行...
12月17日,2021年度松下奖学金线上颁奖仪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
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Foundation

京ICP备15026609号-1

北京大学镜春园75-76号 100871

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