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5年罗氏慈善基金携手北大践行教育慈善至今,已有十年。这十年来,除了不变的“以学生意愿为最大考虑”原则和每年固定两次的探访外,我们看到了受助学生的增加、项目的丰富多彩、学生互助平台的成长与活跃、同学们的改变与前行。更重要的是,它向每一位同学注入了“永不放弃”的信心和寻找自我坚持价值观的勇气。十年陪伴中,在成长七年的罗氏学生互助平台上,每个人都薪火相传着成长、互助和家的温暖。

罗嘉穂主席一行在同学们的等待和掌声中参加晚会
四月和风,带来春满燕园,也带来一群人回首十年的感动。4月3日,勺园弘雅厅内,来自北大三十多个院系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观看大屏幕上视频花絮发出阵阵欢笑。这是他们精心准备的视频,以回顾罗氏慈善基金与北大十年的携手,纪念罗氏学生互助平台七年的成长。香港罗氏慈善基金主席罗嘉穂女士、基金董事林孟秋教授、周碧渊小姐、基金执委冼权锋教授等一行10人,与罗氏慈善基金的受奖助同学们一起,在燕园中度过了这个“不一样的周末”。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邓娅秘书长,学生资助中心杨爱民主任一同出席了晚会。

邓娅校长助理代表学校和基金会对罗主席一行的来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她回顾了罗氏基金携手北大共建教育的十年时光,介绍了罗氏基金捐资助学、购买爱心电脑、支持学生游学和定期交流探访等善举。她对罗氏基金对北大学子关爱和北大教育事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同学们能常怀感恩之心,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学术功底,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林孟秋教授寄语同学们
林孟秋教授代表罗氏慈善基金致辞。她表示,罗氏基金与北大结缘十年,从开始本着单纯的慈善原则开展北大项目,到逐渐明确目标将经济支援扩展到为同学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从简单地提供奖助学金,到每年的交流会、建立互助平台和支援网络,再到丰富的游学项目,这其中,他们从未停止过以学生意愿为最大的考虑,以及及时到位的资源帮助。她鼓励同学们在经济问题得以解决之余,静下心来,多思考价值观与原则问题。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里,秉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才能立足未来。值此罗氏慈善基金在北大十年之际,她希望罗氏基金总结过去的成长并不断改善,也希望大家把握好大学生活,快乐成长。

杨爱民主任带领大家回顾罗氏慈善基金携手北大十年
学生资助中心杨爱民主任带领大家回顾了罗氏基金及罗氏学生互助平台的发展历程。十年来,罗氏慈善基金在北大的项目惠及了1404人,除了受助人数的不断增长外,依托罗氏基金,慈善有了更丰富的内容:爱心电脑陪伴同学们成长;罗氏学生互助平台成为同学们交流分享的纽带、锻炼多方面能力的平台和温暖的家。大家在罗氏家庭中分享着青春、见证着成长。这些正体现了它“一个都不放弃”的真正公益精神。
罗氏学生互助平台的负责人孔令毓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平台过去一年的发展故事。从2009年成立的40人到今天的300余人,平台举办的活动从内部参与逐步发展到涉及全校的薪火相传北大人,并为交流和协作提供了丰富的契机:迎新、集体生日、高数讲座、元旦庆祝活动、女生节游园、春季摄影大赛、各种球类运动、以及新开发的“爱享书”app等。每位平台中的同学都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孔令毓同学向罗氏慈善基金的帮助表示感谢,并祝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心想事成。
为表彰罗氏互助平台学生管理团队的辛勤工作和积极贡献,罗氏慈善基金罗嘉穗主席向平台代表、秘书长余金星同学颁发了嘉奖状。来自物理学院2011级的本科生班帅帅与大家分享了四年中罗氏基金陪伴他成长的故事。而已经毕业的聂欢师兄也分享了自己大学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罗氏回忆”和“罗氏朋友”。同学们精心为此次晚会编排了文艺节目,晚会在《朋友》的感动之中圆满落下帷幕。

罗氏学生互助平台负责人孔令毓与大家分享

罗主席向互助平台的管理团队代表颁发家奖状

罗氏学生互助平台毕业生分享
在接下三天中,罗氏慈善基金嘉宾一行通过“不一样的周末”主题活动,与获助同学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分享。
十年陪伴,罗氏基金与北京大学的美好记忆永存。祝愿每一位同学,都在罗氏慈善基金与北大携手共建的平台中,收获自我,铭恩前行。
附:罗氏慈善基金罗定邦励志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