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携手十八年,桐山教育基金支持北大东亚研究

2017/01/03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2016年12月27日下午,时值年末,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颁奖仪式隆重举行。日本阿含宗中国事务局局长史学军、北京事务局首席代表洪峰专程从日本来京,与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秘书长周新政、亚洲部主任孙永刚等人莅临北大出席仪式。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在办公楼会见了史学军、周新政一行。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往届获奖教师代表和本届获奖教师共同参加活动。颁奖仪式由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主持。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会见史学军、周新政一行

  1998年,阿含宗首次访问北京大学,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的郝平接待并会见了阿含宗管长桐山靖雄先生和史学军先生一行。谈起双方近二十年的友谊,郝平书记非常高兴。他对阿含宗和中国友联多年以来对北京大学教育事业的支持、对中日民间交流的贡献表示诚挚感谢,期待未来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更希望有更多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加入到支持北大、支持中日友好的事业中来。

吴志攀常务副校长致辞

  颁奖仪式上,吴志攀常务副校长首先致辞。他向专程来校的日本阿含宗和中国友联的嘉宾表示感谢,向获得本年度桐山教育基金的14位教师表示祝贺。吴校长表示,桐山教育基金近20年来累计奖励北大教师400余人,对老师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激励。吴校长深切缅怀刚刚于今年辞世的日本阿含宗管长桐山靖雄先生,并勉励获奖老师们珍惜荣誉、追求卓越、潜心学术,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新政副秘书长致辞

  周新政副秘书长代表中国友联向获奖教师表示祝贺。他简要介绍了日本阿含宗特别是阿含宗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三十年来,阿含宗通过开展中日围棋赛,捐建希望小学,资助北大、中山大学等学府开展学术研究等活动,成果丰硕,在增进中日友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肯定今年的获奖教师功底深厚、实至名归,希望各位老师做出意义重大的成果。

史学军局长致辞

  史学军局长代表日本阿含宗向获奖教师表示祝贺,并向中国友联和北京大学在阿含宗与中国的交往中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桐山靖雄先生一生始终关心中国、对华友好,对中国文化饱含深情。桐山教育基金作为永久性教师资助基金,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做得更好,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志攀、史学军和周新政为获奖教师颁奖

  吴志攀、史学军和周新政分别为2016年桐山教育基金的获奖教师颁奖。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王添淼老师和护理学院周婧分别在会上发言。她们介绍了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对桐山教育基金资助她们的研究表示荣幸和感谢。“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她们深切缅怀桐山先生,表示将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为增进东亚交流、推动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颁奖仪式合影

  桐山教育基金由日本阿含宗管长桐山靖雄先生于1998年在北京大学捐资设立,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在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桐山教育基金自设立以来,已经有400余位优秀教师获得该项资助,奖励总额达350余万元人民币。本年度共有14名教师获奖。(记者:马宇民)

  附:2016年度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

院系

专业方向

课题名称

张丽华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在夏目漱石的语境中重读鲁迅小说——以《明天》、《兔和猫》为例

孙建军

外国语学院

语言文化

近代英华辞典研究——以湛约翰《英粤字典》的7个版本为中心

祝帅

新闻传播学院

艺术史、出版史

媒介出版方式与书法传播机制的变迁——以民国时期中国书法出版所受日本影响为中心

朱效民

哲学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

日本科学传播战略规划研究

王添淼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对外汉语教学法

日本留学生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现状和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席天扬

国家发展研究院

政治学(政治经济学)

儒家文化、民族团结和社会冲突:来自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的证据

田耕

社会学系

政治社会学,社会理论;近现代中国社会史

职官流动与边疆的改造:对18世纪后期甘肃省基层政府建构的社会学研究

游越

图书馆

图书情报

北京大学本科生阅读现状及评价研究

张丽静

图书馆

特藏文献研究

高校图书馆基于区域联盟开展近现代特藏文献整理与保护工作研究

郭琳

社会科学部

教育政策研究

晚清“癸卯学制”中的经学课程——兼与日本近代教育政策的比较

姬懿

人事部

学科分析、战略规划、事业规划

学科融合视角下科研团队组织模式变迁及权变分析——以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

周婧

护理学院

传播学

《日本综合性大学经典阅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路径——兼论对中国高校可有之借鉴》

王振杰

人口研究所

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

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动态变化趋势对其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任嘉庆

学生资助中心

教育经济管理

中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比较研究

 

 

上一条:老牛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捐资支持家族遗传性肿瘤基因研究 下一条:“北京大学博雅论坛”在马来西亚隆重举行,林毅夫发表主题演讲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