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罗定邦励志奖学金十周年:惠及北大学生近2000人次

2015/12/02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11月21日,罗定邦励志奖学金“牵动传承”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香港罗氏慈善基金主席罗嘉穗,晶苑集团主席、宏施慈善基金主席罗乐风,香港浸会大学原校长、中山大学教授陈新滋院士,SML集团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孙少文等嘉宾莅临庆典。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吴志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等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2005年,香港罗氏慈善基金向北京大学捐资设立罗氏慈善基金罗定邦励志奖学金,此后逐年增加年度捐赠总额,扩大学生受益范围,并主要资助来自农村籍边远地区的大陆学生。迄今为止,罗氏慈善基金累计捐资总额逾1000万元,惠及学生近2000人次。

罗嘉穗主席致辞

  罗嘉穗主席首先致辞。她简要介绍了罗氏慈善基金项目设立的目的与内容,强调“一切以学生的福祉为最大考虑”的原则。同时她希望能实现父亲罗定邦先生“教育兴国”的心愿,并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与希冀。

罗乐风先生致辞

  罗氏家族成员罗乐风先生随后回顾了罗氏慈善基金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表示“学生的个人成长”是罗氏基金会的短期目标,而“传承慈善精神”是长期目标。罗乐风先生回忆起父亲生前为慈善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了父亲对家中子女从事慈善事业的影响。他表达了对同学们“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兴旺做贡献”的期望,同时感谢北大师生支持罗氏慈善基金发展。

陈新滋院士致辞

  陈新滋院士作为荣誉嘉宾专程参加此次庆典。他引用《红楼梦》里“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句话来形容罗氏慈善基金十年来发展的不易,并表示,罗氏慈善基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同学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将来他们也应主动去帮助更多的人。

吴志攀常务副校长致辞

  吴志攀常务副校长代表学校讲话。他指出,罗氏慈善基金秉承“教育兴国,回馈社会”的理念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北大师生衷心感谢。吴校长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大学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就必须坚持全方位育人,帮助同学们充分享受北京大学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他赞赏罗氏慈善基金贯彻全面育人理念,深入细致地帮扶北大同学。吴校长代表学校邀请罗嘉穗主席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希望借助其智慧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进一步深化北大教育改革方向,完善全面育人模式。吴校长向罗嘉穗主席授予名誉校董铜牌,并赠送了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当代著名美学家、书法家杨辛教授题写的“上善若水”书法作品,彰显罗氏慈善基金乐善好施不图报的精神。

邓娅校长助理发言

  在一部回顾罗氏慈善基金十年发展历程的短片之后,邓娅校长助理介绍了罗氏慈善基金与北大的合作关系。她在发言中用“敬、实、亲”三个字形容北大与罗氏慈善基金十年合作的感受。“敬”是表达对罗定邦先生及罗氏慈善基金的敬佩;“实”是对罗氏慈善基金多年捐赠的由衷肯定与赞扬;“亲”是指罗氏集团多年的无私资助与多次来访使双方建立了如亲人一般的关系,而这种亲情源自双方共同的育人理念。

杨爱民主任发言

  杨爱民主任则总结了十年来罗定邦励志奖学金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杨爱民主任介绍,该奖学金项目实行“全方位资助成才”理念,以成才为目标实施了13个项目,有效帮助学生摆脱经济贫困、补齐能力短板、增强成才自信,切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北京大学罗定邦励志奖学金往届同学包国军、刘梁和现届学生孔令毓也分享了他们与罗氏慈善基金的故事,讲述了罗氏慈善基金给予他们的帮助,为他们的人生带来的改变,并表达了无限感激之情。

孙少文先生致辞

  典礼最后,孙少文博士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罗氏慈善基金在过去十年对教育与慈善事业的贡献,并从自身经历出发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罗氏家族成员、基金董事、执委及相关工作人员,北大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庆典活动。

合影留念

  背景资料:

  罗氏慈善基金会是由已故香港“针织大王”、堡狮龙国际集团创始人罗定邦先生创立,现任基金董事会主席为罗定邦先生的女儿罗嘉穗女士。2005年,罗嘉穗女士以他父亲的名义向北京大学捐赠50万港币,设立“北京大学罗氏慈善基金罗定邦励志奖学金”项目。十年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捐赠领域不断扩大,包括向新入学的贫困生发放爱心电脑,连续多年设立香港、台湾、英国等游学项目。罗嘉穗女士不止慷慨捐资,而且用心花时间,每年都会两次专程到访北大,组织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等义工一起为学生开设成长课堂,帮助同学们身心健康发展。至今罗氏基金会已累计捐赠1000余万元,惠及学生近2000人次。是北京大学社会捐赠助学金项目中最具特色和示范性的项目。在内地高校中,北大是唯一一所罗氏捐助奖助学金的学校。罗嘉穗主席非常重视和北大师生的情谊,并多次表示要继续不断地支持此项目,切实帮助北大贫困学子励志成才、全面发展。

上一条:同育英才,共筑宏基——北京大学举行2015年度奖教金、奖学金颁奖典礼 下一条:“新尚杯”创业大赛举行,北大清华校长共论创新创业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