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奥工学大楼”建设项目启动

2015/10/21    信息来源: 北大新闻网   作者:    编辑:

  10月18日,工学院十周年庆典纪念活动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夏鸣九、北大工学院院长张东晓以及北大职能部门和院系领导,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兄弟院校代表,企业代表,工学院杰出校友、退休教师及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庆典由工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智利主持。

  2015年,工学院将开始建设以新奥集团冠名的工学大楼,新楼将为全院师生提供充足的教学与科研空间。庆典现场,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朱海,新奥集团常务副总裁金永生、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朱振旗,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校长助理、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旭和张东晓共同启动了“新奥工学大楼”建设项目。

  作为北京大学工学院重建的重要推动者,林建华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重建赋予了工学院在新世纪的新生。工学院追求卓越的理念和胸怀既促进了自身的蓬勃发展,更为北大的改革树立了榜样。过去十年是工学院辉煌的十年,尚处在建设和发展阶段的工学院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工学院未来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发展的困难根源于创新能力的不足,希望工学院能够继续在中国未来的工程教育中发挥独特的引领作用,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

  2015年,工学院成为国家第二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之一。在庆典现场,夏鸣九与林建华共同为工学院成为该计划试点单位揭牌。夏鸣九在随后的致辞中对工学院在高校国际化示范推进计划试点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表示肯定与赞赏。

  随后,张东晓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和学校的政策支持下,十年来,工学院在院系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较大的进展。同时,工学院高度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企业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大校友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要充分依赖工科知识和技术优势,工学院的未来发展应当与国家的重大需求相结合。

  工学院建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则回顾了工学院重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并为工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兄弟院校代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院长聂书明、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李刚,工学院退休教师代表苏先樾教授、教师代表段小洁博士以及学生代表王绍鑫先后登台致辞,向工学院重建十周年表达祝贺。多家兄弟单位也发来贺信,送上祝福。

  在2010年工学院重建五周年的庆典大会上,各界嘉宾代表向寓意多方力量交互支撑的“心愿蛋”中投下了他们对工学院的美好愿望。此次十周年庆典中,封存的“心愿蛋”被开启。同时,大会邀请在场嘉宾书写心愿卡片,将满载祝福与期待的卡片放入新的“时间胶囊”中。这一活动寓意十年薪火传承,以希望为动力、寄梦想于未来。

  当天下午,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航空航天工程系、材料与工程科学系及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等单位还举行了专场学术研讨会,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战略发展及重大学术课题,寻求共鸣与合作。(新闻网记者 刘彦君)

上一条:赵锡成先生携女儿赵小兰、赵安吉访问北大演讲 下一条:李兆基校董再次访问北京大学,考察人文学苑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