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6日-27日,北京大学首届筹资与发展工作研讨会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校长许智宏,常务副校长陈文申、林建华、柯杨,副校长张国有,校长助理李岩松,以及全校各院系、各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监事、香港“北大之友”创会会董陈国钜先生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许智宏校长在26日上午的大会中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学校在召开了国际交流工作研讨会、科研工作大会之后,又召开北大历史上的首次筹款工作会议,是因为筹款工作对于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高等教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更是一个参与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的过程。要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应对来自国内兄弟院校以及资金和实力更加雄厚的海外高校的严峻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的战略和方法,也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过去几年,得益于“985”和“211”工程的高强度支持,北大的办学经费显著增加,但约有三分之二的日常运转经费和大量的基建经费仍需要自筹解决。今后,随着“985”二期的深入实施,经费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为了能在同海内外高校的竞争中胜出,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力度,而其中争取社会捐赠将是解决经费问题的一个有效且潜力巨大的途径。因此希望全校各院系能够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分析北大在筹款方面的有利条件,全面增强筹款意识,通过做好学生和校友的服务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切实加大学校及各院系的筹款力度,为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做好充足的物质和资金保障。
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文申在大会上了作了“北京大学筹款工作报告”。陈校长在报告中首先对学校过去十年来的筹款工作进行了回顾,并代表学校向所有为北京大学的筹款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随后他客观分析了与美国大学筹款工作的差距,指出了我们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今后开展筹款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战略部署。
26日下午,大会邀请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傅军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前副院长潘国华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介绍了各自院系的筹款经验和体会,特邀嘉宾陈国钜先生也分享了他的捐款心得。
大会的几个报告和发言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各院系、各单位的代表一致认为,许校长和陈校长的报告使大家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充分认识到筹资工作在学校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各院系代表和陈先生的经验分享,也使他们学到了筹资工作的新的理念和经验,意识到了本部门过去相关工作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力度,以长远的眼光和具体的行动来培养校友力量,开发捐赠潜力,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更多资源。
27日上午,在听取了小组的汇报后,张国有副校长就筹款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陈文申常务副校长为大会作了总结报告,对今后的筹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这次会议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次筹款工作会议,在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体现了学校对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思考和部署。通过这次会议,全校上下就筹款工作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和认同,这对于北大的筹资与发展工作,以及对于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