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北京大学学而思博雅青年学者、奖学金颁奖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大之友报告厅举行。好未来教育集团创始人、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张邦鑫,好未来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执行总裁位晨一行回到母校,出席相关活动。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郝平于临湖轩会见了张邦鑫一行,为张邦鑫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人事部部长方方等陪同会见。
郝平为张邦鑫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
郝平对张邦鑫的到来表示欢迎,期望今后北大能为好未来的发展助力,共同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张邦鑫回顾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特别对研究生导师许崇任教授的知遇之恩表达感谢。他表示,将时刻谨记母校的教诲和托举,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大学原校长、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贺桂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许崇任,师资人才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人事部副部长贾爱英,招生办公室主任黄宗英,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琳和获奖师生代表等共同出席颁奖会。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产业党工委书记、产业办主任李宇宁主持仪式。
林建华致辞
李宇宁主持
林建华表示,张邦鑫校友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怀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担当,捐资支持北大学而思博雅青年学者、奖学金和院系发展项目,对母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感谢张邦鑫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期待有更多像张邦鑫一样心怀母校的北大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母校的发展建设,共同建设好大家的“精神家园”,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多贡献。
贾爱英、黄宗英分别介绍学而思博雅青年学者、奖学金情况
贾爱英介绍了学而思博雅青年学者的获聘情况。她指出,近年来北大持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学而思博雅青年学者项目的支持激发了青年学者的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助力。她希望获奖的青年学者在北大这片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学术土壤中再接再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黄宗英介绍了学而思博雅奖学金的评审情况。他表示,学而思博雅奖学金为本科招生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更大活力,拓宽了同学们的成长和选择空间,让他们更自信地在校园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他希望今后该项奖学金能持续支持更多优秀学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更大助力。
获奖师生代表发言
获奖教师代表、电子学院研究员解晓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回忆了学生时期与学而思的特别缘分,并表示,青年学者项目让他能更专注于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在光通信系统光电子领域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他期待好未来集团继续与北大携手,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获奖学生代表、元培学院本科生何梓源表示,奖学金为自己提供了参与科研实践的物质保障,让他更坚定地追逐心之所向。他深知奖励的背后承载着对北大学子的殷殷期望,表示一定会不负所望,砥砺为学、力臻至善,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陈大岳、陈雪梅、贺桂梅、张晓黎致辞
陈大岳、陈雪梅、贺桂梅和张晓黎分别介绍了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教育学院近年来在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他们感谢张邦鑫校友和好未来集团的捐赠为院系发展带来的宝贵支持和强大助力,希望今后通过开拓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在实现更高奋斗目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张邦鑫致辞
张邦鑫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并以“认同”“责任”和“自信”三个关键词分享了他与北大的三个故事,表达了对母校的拳拳深情。他回忆了创业早期北大研究生身份给自己带来的身份认同;讲述了他在北大读书期间做家教兼职时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奠定了后来学而思“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格”的教育理念;他感谢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氛围,给予了他在学创业时的“自信”。他表示,自己对母校始终心怀感恩,希望尽己所能为北大“做一点事情”,期待与北大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为获奖师生代表颁奖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张邦鑫、林建华等为获奖师生代表颁奖。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