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上午,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终评展示暨“班级五·四奖杯”颁奖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校长林建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静漪,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宝剑,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近300人参加大会。

颁奖仪式现场
在“学生五•四奖章”终评展示现场,20名同学通过PPT演示、视频和老师推介等形式展示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其中,有大一就攻克数学难题、后在专业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已接受美国知名高校教职,同时致力于普及数学文化传播和推广的“学神”;有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策划发起“青春红丝带守护行动”,数年来以实际行动关爱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的“晓丹姐姐”;有扎根实验室发表多篇SCI论文,创办公司探索纳米材料的物理本质与创新应用,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基层的全面发展典型;有在科研和临床上均有卓越表现、充分体现医者仁心的医学生;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热心服务同学、奉献集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取得“超过博士生毕业要求”,赢得国外知名教授高度赞誉的本科生……同学们卓越的个人成绩和现场表现,展现了北大学子的独特风采和时代精神,给现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11位来自文理医工各学科的知名教授、4位往届“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组成终评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了现场评审。
颁奖仪式由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庆东主持。张庆东介绍了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评选情况。

叶静漪宣读获奖班级名单
叶静漪宣读了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获奖班级名单。郝平、林建华为获奖班集体颁发奖杯。

郝平、林建华为获奖班集体颁发奖杯

郝平宣布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终评结果
郝平宣布了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终评结果。经终评委员会评审,10位同学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10位同学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提名。

林建华讲话
林建华代表学校和师生向获得第十一届“学生五•四奖章”和“班级五•四奖杯”的同学和班集体表示祝贺。他表示,“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设立于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前夕,是学校授予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的最高荣誉。“五·四”精神是北大最宝贵的精神传统,守正创新,就是要坚守“五·四”精神的正道,如何创新,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命题。学校设立“学生五•四奖章”和“班级五•四奖杯”,其意义不仅在于激励获奖者砥砺前行,更要在同学心中树立榜样,希望大家学习获奖者所表现出的理想、抱负和令人感动的精神。在北京大学百廿华诞到来之际,林建华勉励全体北大学生向获奖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自觉传承五四精神,勇担国家使命。
迄今为止,共有103位优秀同学获得“学生五•四奖章”、73个班集体获得“班级五•四奖杯”。(文/张铭益)
附: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荣誉称号获奖名单:
教育学院 李晓丹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朱嘉迪
基础医学院 王 麟
物理学院 韩 猛
数学科学学院 韩京俊
第四临床医学院 郑汉龙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柳晗宇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李梓维
第三临床医学院 史尉利
生命科学学院 魏静怡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提名名单:
生命科学学院 朱子云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宋 玺
深圳研究生院 胡江涛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马 雯
中国语言文学系 薛 静
第二临床医学院 陈妮姗
经济学院 黄 兴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张 涛
外国语学院 李 豪
药学院 秦 川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班级五•四奖杯”获奖名单(按院系代码排序):
物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4班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3班
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研究生3班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本科生班
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1班
外国语学院2014级泰语专业本科生班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3班
国家发展研究院2016级研究生班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硕士班
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4班
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科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