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
曾亲临静园的五四青春诗会现场欣赏北大师生充满激情的朗诵

师生们身着五四时期学生装
在小提琴曲伴奏下
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聆听青年》
和毛泽东同志词作《沁园春·长沙》那年诗会上
总书记同师生交谈,希望他们
“既创作出优美的文字诗篇,又创作出壮丽的人生诗篇。”

时值124周年校庆之际
北大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北京大学工作重要论述精神
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北京大学再度举办
五四青春诗会在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时以青春之诗、青春之歌
祝福青年!祝福北大生日快乐!

2022年5月3日
“诗诵百年青春志领航时代新征程“
北京大学2022年五四青春诗会
在静园草坪举办

入口处从“诗”字型拱门中间流淌出金色的诗路
人海与诗流汇聚到草木葱茏的青春世界 共赴盛会


青 春 向 上
混声合唱 · 朗诵《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组诗朗诵《百年光辉路》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
国家一级演员杜宁林
与学生代表一同登台朗诵革命组诗
诗篇传颂百年
初心历久弥坚
一行行振聋发聩的诗句
带我们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家书诵读 · 舞蹈《脊梁》


跨越时空的家书与你我对话
时代火种,民族脊梁
飞旋的舞步里展示的
是先烈们的爱国热忱与满腔豪情
诗朗诵《蔡元培像前的献诗》

北京大学校友、央视主持人李思思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邹鹏
与学生代表一起
向先贤讲述着今日之北大,今日之华夏
校长的思想仍与我们的青春一起奔流
与我们的土地一起经历春夏秋冬
飞花令情景剧《星火中国》

以《觉醒年代》的情节作引
融入带有“国”字的经典诗词
飞花令与故事的融合,缓缓勾勒出我们血脉中
那份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
情景朗诵 · 歌曲《大美中华》


在古典诗词中,感受诗歌千年的璀璨历史
在歌曲旋律中,浸润如诗般宁静含蕴的心灵
唇齿留香满心田
经典诗词永流传
集体献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新时代青年无私奉献,冲锋在前
奋斗青春,矢志不移
全场人员一起留下坚定誓言: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诗朗诵《中华少年》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
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
在奋进的浪潮上,在祖国的画卷上高呼
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讲述 · 歌曲《我们依然在路上》



出征的雪燕,燃烧的雪花
我们是冬奥历程里圆满完成的一环
但我们的志愿服务之旅
永远在路上
诗歌咏诵 · 民乐演奏《可爱的中国》

著名朗诵家、表演艺术家胡乐民
与北京大学学生民乐团共同登台
咏诵与乐团的演奏交织
勾勒出我们祖国母亲可敬可爱的轮廓
无地不美,到处皆景
是我们对伟大的母亲最诚恳的赞颂
歌曲《领航》

风华正茂,山高水长
为了千秋伟业,时代华章
我们的党与人民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诗会最后
全体师生合唱《歌唱祖国》
在歌声中圆满结束

从第一篇章“ 薪火百年,初心如磐 ”
到第二篇章“ 领航奋进,赓续华章 ”
我们走过了……

青 春 不 朽
文本以外
还有光芒正好的景色
景色深处
写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诗会现场还设计了众多置景
以年代为线索
带我们一步步走进
厚重而光辉的时代

《狂人日记》
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通过狂人之口
向沉睡在封建铁屋子里的中国人民
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亢慕义斋”
中国最早以收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献
为使命的图书馆
可以说,从“亢慕义斋”的两间小屋开始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也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章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
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
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
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该项壮举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雷 锋
一位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
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
不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1年3月20日晚
中国男排反败为胜的传奇比赛
让收音机旁的北大学子们兴奋地涌出宿舍
在未名湖畔振臂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这短短的八个字
深刻融合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成为此后一代青年立志报国的行动宣言

樊锦诗
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
毅然选择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
(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
经过30多年的探索
敦煌研究院建立起系统的“数字敦煌”资源库
使敦煌艺术走出洞窟,活了起来,全球共享
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
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而殚精竭虑

神州十三号
2022年4月16日上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结束180余天的太空飞行,返回地球
两次出舱、太空跨年、天宫课堂……
浩瀚太空见证了中国航天的硬核技术
也见证着专属于中国的浪漫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共630名志愿者,57名冬奥赛时实习生
15名开幕式演出人员
900余名医疗服务保障人员
从北大出发奔向广阔的奥运天地
雕刻“冰新一代”的澄澈名片
让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全方面展示中国冬奥志愿者的风采

在组合成“100”的拼贴诗展板上
看字里行间的青春飞扬
在具有年代感的房间置景里
感受历史的点滴难忘
在一句句铿锵的念白中
看革命思想散发出耀眼光芒
青春诗会的我们
站在又一个百年的新起点上
以诗情画意绘就百年青春风采
以党史团史校史熔铸青年信仰
新征程已至,新篇章即启
北大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北大的底色是中国红
北大梦的航向是中国梦
124岁的北大,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