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京大学6位校友获2025年斯隆研究奖

2025/03/06    信息来源: 北大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道琳

近日,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5年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学者名单,共计有126位学者当选,其中有6位北大校友。他们分别是: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李超、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潘略、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校友梅松、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校友连宸、数学科学学院2005级本科校友位学鑫、物理学院2007级本科校友范琳然。

自2019年起,北京大学连续7年有校友入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已有42位校友获得斯隆奖,高居中国高校榜首。

d0518d49-9258-44b7-8e99-90454938c35d.jpg

李超

李超,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2009—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几何分析领域的前沿研究,尤其在极小曲面理论、正标量曲率流形的拓扑分类及高维流形刚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在Acta MathematicaAnnals of Mathematics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等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2934a0d2-9419-436f-b916-e736a790418a.jpg

梅松

梅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与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双聘助理教授。2010—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取得学士学位;2020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Andrea Montanari教授。研究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横跨统计学、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及统计物理学的交叉领域,尤其关注生成模型(如语言模型、扩散模型)的理论基础、深度学习的优化动力学、强化学习的样本效率以及高维统计推断与量子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论文曾获谷歌研究学者奖和亚马逊研究奖等。

0f2efbc9-6009-4be5-8eed-7ca1dbe9430e.jpg

潘略

潘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2009—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之后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加入数学系。研究方向聚焦于代数数论,特别是p进朗兰兹纲领方向,研究领域包括同调、伽罗瓦和巴拿赫表示、剩余类以及不可约表示等。

e54f3591-3b0e-4f5a-b8f2-46e6299ef707.jpg

位学鑫

位学鑫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2005—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曾获Louis B. Flexner神经科学优秀论文奖。在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神经科学中心和统计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聚焦于计算神经科学、感知与认知机制、脑科学与AI双向启发等,在Nature NeurosciencePNASNeurIPS等顶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

756711e7-d551-4621-9fc2-5a4df8f8c69b.jpg

范琳然

范琳然,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钱德拉家族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2007—201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于耶鲁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18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8月加入亚利桑那大学怀恩特光学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23年8月加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钱德拉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任教。研究兴趣集中在新型集成器件和材料混合系统中光子、超导电路、电子自旋和声波在量子水平上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812fe0fa-4e87-4787-8c6a-c7ed50a95414.jpg

连宸

连宸,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助理教授。2010—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经济学与数学双学士学位,2020年获MIT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交叉领域,致力于探索经济政策、市场预期与个体决策的复杂互动。在顶级期刊Econometric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等发表论文20余篇。


上一条:北大科技创新年,迎来开门红 下一条: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主编,给“国宝”出“全集”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