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使用

黄雨萌: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关注我国地区间碳泄漏问题

2023/03/17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作者:    编辑:王道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北京大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于2022年设立北京大学必和必拓“碳与气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奖学金。该奖项由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捐资,旨在资助北京大学科研能力突出、研究工作富有创新性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碳与气候相关研究。希望此项荣誉能够激励北大学子肩负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使命,积极探索未知世界,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在“碳与气候”相关领域发出青年声音,产出创新成果,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突破性贡献。

黄雨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奇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与发展,是2022年北京大学必和必拓“碳与气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奖学金获得者。

有心则无敌。

——王奇教授

经验一

问题导向:根据目标找工具

刚入组时,作为本科刚毕业的直博生,我还完全没有摸到科研的门道,要么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方法找问题,即只找我舒适区范围内的问题;要么是针对他人文献的细微不足(比如方法和数据)做改进,实际上研究问题并无突破。

好在我的导师王老师及时纠偏,才阻止了我误入歧途。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方法只是工具,科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有意义的研究都是为具体问题服务的。要改进一个方法甚至提出一个新方法,其出发点都是更好地解决某个问题,而不是为了改进而改进。通俗地说,就是应该对着“要砍的树”找工具,而非拿着工具找“要砍的树”。我们做社会科学研究,做的是定量的“定性研究”,即要先把背后的机理搞清楚,再开展定量工作,不能脱离现实纯算数。

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先思考自己的期望产出,再想办法通过“数”达到目标。在阅读文献时,需要多想,锻炼自己的思维深度。比如看完三篇领域内经典文献后,先不着急看其他文献,而是认真思考自己想怎么做——这个步骤非常关键,阅读后一定要用心思考,将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比较、打通、串联,否则容易“走火入魔”。

在此后的科研中,我谨记王老师的教诲,也渐渐在实践中体会到“思考”才是读博期间最重要的事,否则我可能只是一名从事体力劳动的科研搬砖者。

经验二

抽象思维:穿过表象看本质

犹记得刚进入课题组时,最困扰我的问题是如何与导师高效交流。每次组会汇报时,常见的情形是我讲得口干舌燥,王老师和师兄师姐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当时我总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口才不好,才让别人难以听懂。后来王老师告诉我,讲不清楚不是因为口才不好,而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所讲的内容。我在汇报时过于在乎细节的推导,常常一上来就讲公式、讲某个具体的参数;这就好比还未指明是哪棵树,就要听众跟着你的思路研究某片树叶。

然而,大道至简,我们要在纷繁的表象中抽象出问题的本质,避免被无效信息蒙蔽双眼,主动以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地,这些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融会贯通,以他山之石攻玉,实现思考的有效转化;以上两步可以总结为“归纳+演绎”。

而要想让别人听懂,我们就需要在理解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同时,了解听众的特点与需求,用听众熟悉的语言体系来解释自己的东西——通俗地讲,对物理学家讲物理学家的语言,对诗人讲诗人的语言。不过这些表达的前提还是要掌握所讲事物的精髓并抽象出来进行理解,这样才能自如地对不同的听众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经历了这一思维蜕变后,我终于逐渐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研究的问题和难点,获得了导师大量有效的指导。

我的研究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关注 我国地区间碳泄漏问题

“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关键期,不同地区对于2025年减排目标与路径的设计将直接关联到2030年全国达峰目标的实现。

自2015年我国对外承诺“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碳达峰”目标以来,该目标能否实现、何时实现,尤其是如何实现等问题成为学者们讨论与研究的热点。为实现全国的碳达峰目标,各级地方政府是碳减排任务的执行主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约束的形式,将碳减排任务落实到地区层面具体执行。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的要求下,部分省份已经基于自身发展情况提出了省域碳达峰的行动方案。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且不同地区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特征等方面异质性明显,各地碳减排能力和潜力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导致的碳泄漏问题也会影响全国达峰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强度控制能否实现全国总量达峰,以及部分地区率先达峰是否有助于全国按期在2030年或之前达峰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行基于属地管理的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机制下,部分发达地区的提前达峰管控政策极有可能加剧“碳泄漏”现象,即在减少高碳产品本地生产的同时却增加外地调入,通过将碳排放“转移”至其他省份以满足本地需求。这种碳泄漏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全国整体的碳达峰目标实现,同时还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区域发展的异质性,各省在全国碳达峰行动下的排放控制成本以及成本承担能力相差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碳达峰进程中如何公平合理地在地区之间分配减排责任。目前的公平原则多以“消费者完全负责”为主,考虑到产业链每一环节均会有经济收益和减排成效,“生产者与消费者共担”原则将更能体现责任分担的公平性。此外,尽管学界普遍认为碳责任分配与基于消费的碳排放管控是回应碳泄漏问题的重要抓手,但目前鲜有针对我国碳达峰背景下各省减排责任分配的研究,更缺乏“消费碳”管控策略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和减排策略影响机制的探讨。

我的研究就是想要回应以上这些问题,希望我的分享也能引起大家对“碳与气候”这一问题的思考。


背景材料:

北京大学于2022年3月设立北京大学必和必拓“碳与气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奖学金。该奖项由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捐资,旨在资助从事碳减排与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研究、科研能力突出、研究工作富有创造性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在发放奖学金的基础上,该项目每年还将举办获奖学生年度学术交流会,促进碳减排与气候变化等相关的政策、技术、经济等领域的学术交流。

上一条:金瑞杨:运筹帷幄,助力双碳 下一条:骆超:光伏助力碳中和

关闭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