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岁老人张明为老先生历尽百年风雨荣归故里,期颐之年捐资致力慈善、支持教育事业已然让学生心怀感恩,让世人慨然。其家族成员在做大做强事业的同时,更是秉持祖辈的优良传统,支持慈善教育、培养人才。作为泰昌祥集团的第三代掌门人和张明为基金的全权代表,顾建纲先生和我们分享了家族的做人之道和成功之路。在他幽默和踏实的思考中,我们除了感受到他的个人魅力,更加对怎样踏实稳重地前行多了一份笃定。
以下是2014年度张明为教育基金学生座谈会上北大学子对话顾建纲先生(以下简称“顾”)实录。

物理学院同学提问请教
Q1:您从个人、家庭、讲到您的企业,讲到国家、行业层面的东西,对中国的文化了解得比较深刻。中国自古就家国一体,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包括这些慈善活动,都是相通的,无缝对接。您在美国接受教育,和您讲到的一些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可能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在美国接受教育,最让您受益的是什么?同时,在大学阶段需要重视的是什么?
顾:我生在香港,6岁去东京和外公一起住。一直念国际学校,然后到美国念书。首先我在美国证明了自己:I can do it。其次,大学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上一层楼:Learning how to learn很重要,将学习精神上升到新的境界,到了企业,便成为一种横向思维。现在大企业、国营企业、国外的跨国企业,做事情太过专业化,只做自己的小范围,其它不管。而横向思维,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反映到管理的标准,从管理标准反映到我们有没有能力做这些生意和业务,这都是一条龙。家族企业教会我做什么要面面俱到,不一定要精。现在我们也在寻找那些好学校出来,愿意去学习很多方面的技能的人才。所以,学校里面,要好好珍惜这个环境,等你们出来,将新的学习模式变为一种横向的思维。

顾建纲先生妙趣横生的解答
Q2:请问您觉得中国的大学如北大、清华的本土学生和有海外经历的学生,或美国的大学生,他们有什么区别,或者您觉得他们有什么特质我们可以进行培养?
顾:大学这个层面,国内国外分别并不很大,主要是从小学到高中教学的方法和外国不一样。亚洲的学校学习功课繁重,剩余的时间还要去补习,竞争很大,学生从小对成绩要求很严格,对课外的东西、常识、认识没有那么深。在美国,除了大城市,没有这种压力,所以虽然老外成绩不会那么好,但他们容易适应一个环境,而我们喜欢把适应视为一个艰苦的过程,老外则认为,到了北京:“Let’s have fun”,所以,他们更容易吸收别的文化。比如我在面试中,不会去问应聘者的成绩单、对航运的认识等等,反而会问有没有做义工,到哪里去玩过,有没有特殊人生的转折点,有没有帮助过别人,从这些问题中我可以察觉到这个人人品怎样。名校出来并不一定都好,比较次一点学校出来的也不一定不好。所以,这方面也是做人之道。老外比较开朗,摔下来doesn’t matter, stand up,无所谓,所以我们应该像外国人学习开朗、包容,这是最大的分别。
Q3: 您大学学的是文学专业,后来尽孝道进了父亲的公司,从事管理。您大学的专业对您的人生有没有什么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把握大学生活呢?
顾:我太太也是文学系的。她毕业的专业就是分析《红楼梦》,写了两百多页论文。我感觉文学专业最大的优势是会写。我儿子现在在读化工专业,毕业要做project,要算很多东西,他们教授最重视的反而是能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今时今日,很多人在社会上,在交谈方面,没什么技术。因为这样,容易在业务和企业平台上造成很多误解。所以,文学非常重要。而学文学,毕业之后,平台很广,它在思想方面给我们很好培训,让我们有机会帮助自己慢慢培育横向思维。校园生活只有四年,一定要珍惜。

泰昌祥集团董事总经理潘仲贤就同学们的专业问题解答
Q4:您认为怎样处理好专才和全才之间的关系?
顾:比如念化工,你们要用你们现在的专业,作为跳板,为自己察觉一些新的定位。毕业之后可以做自己专长的,也可以考虑若干年后念MBA出来。很多职位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需要你们这些逻辑化思维的人才,这些优势非常好。不要过早给自己未来的路做定位,跳板是非常可贵的,以后可以去往很多地方。

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学就航运环保问题提问顾建纲先生
Q5:您对中国未来的环保又怎样的预期?作为航运企业,你们在环保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
顾:我们发明了一套科技,可以将船上柴油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希望未来从40%提高到60%。因为现在海运还是最有效率的运输方法,然而却一直没有受到很多国家重视。我们现在平均用船运输的货物每年有60亿-70亿吨的货物,很多原油轮一天燃烧60-200吨燃油,如果我们将柴油机的燃烧效率提高,这在航运方面,将是很大的提升。提到中国的环保,我们国家正处于环保的危机,国家下了很大决心和金钱,同时我认为公民的教育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