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为师生们提供更充实的支持,在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下,在学校和理事会的带领下,基金会积极开拓捐赠资源,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倍感欣喜的同时,我们更要为这些关心北大、支援北大的善行义举点赞!
为师生点赞

汤富酬研究员(右一)与谢晓亮教授(左一)、乔杰教授(左二)合作开发新的遗传诊断技术,诞生全球首个通过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
2014年,北京大学老师和同学们也是蛮拼的。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刻苦拼搏,屡创佳绩:
陈明-刘卿讲席教授程和平院士在探索衰老生物钟的奥秘方面推进了一大步;王选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朴世龙教授为估算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东宝奖教金获得者魏文胜教授开发了新型遗传筛选技术,促进了与病菌侵染相关的生理、病理研究;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得主汤富酬研究员与乔杰教授、谢晓亮教授合作,不仅在国际上首次绘就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全景观图谱,更开发出新的遗传诊断技术,诞生全球首个通过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受美国科维里基金会支持的北大科维里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在类星体研究、星团和伽玛暴辐射等领域都取得重要突破;而在碳纳米管领域取得世界级成果的李彦教授更是教学科研两不误,曾经当选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获得美国廖凯原基金会的奖励……

李彦教授
光华奖学金获得者徐奔在肾癌的临床治疗及早期基因筛查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原创性突破;工商银行奖学金获得者陈正勋创建“趣寻科技”,获得顶级基金A轮过亿估值;奔驰奖学金获得者李晓丹是一名红丝带志愿者,不仅在校内组织防艾同伴教育,还来到安徽阜阳帮助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们;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得者李尽沙是创意达人,致力于用艺术设计点亮校园;廖凯原奖学金获得者李力躬行环境保护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动社区和全社会走向生态文明;宝钢奖学金获得者王青璨是数院学神,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高年级组全国第一名和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一等奖;张荣发助学金获得者米登位在第一时间进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做志愿者,在抢险救援第一线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工商银行奖学金获得者陈正勋
2014年,为了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北大师生,由社会捐资设立的各类北京大学奖教金、奖学金、助学金共资助师生近7000人,奖励总额约4500万元。与去年相比,无论获奖人数还是奖励总额都再创新高。尽管如此,基金会还将再接再厉,支持更多的师生追求卓越、再创辉煌。
2014,我们为老师和同学们点赞!
为校友点赞
2014年,海内外北大校友情系燕园、回报母校,用自己的辛劳所得来支援北大的长远发展,让我们无比感动:
2013年底,投身“为中国而教”的志愿者赵赟校友罹患重病,牵动全球北大人的心,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启动了“赵赟校友救助基金”,1000多笔捐赠从海内外飞来,筹集善款上百万,帮助赵赟校友和他的家人走出困境;
这一年,休斯顿北京大学校友会发起了筹集永久性奖学基金的活动,至年底共募得资金近6万美元,成为北大第一个永久性海外校友会奖学金。这也带动了其他海外校友会,纷纷把设立永久性奖学金作为今后的目标;

休斯顿校友会2014年秋游野餐会上募捐合影
这一年,燕园三座老宿舍拆除重建。校友会、基金会、学生公寓中心等部门共同启动了“爱归燕园,砖注奉献”项目,通过“捐款赠砖”的方式纪念老楼情怀、传递宿舍文化。广大校友纷纷捐赠,汇成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搭建燕园宿舍区公共文化空间,助力新一代北大人的成长;

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成立
这一年,为了纪念中文系1980级校友吕林,也为了表彰和激励像吕林先生一样为繁荣北大校园文化作出贡献的优秀社团和社团负责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北大纽约校友会会长陈愉生等众多校友捐赠资金设立了吕林社团发展基金,成为第一个以校友个人名义命名的社会发展专项基金;
……

吕林社团发展基金设立
这一年收获了太多的感动,见证了太多的母校情谊。“一日燕园人,终身燕园情”,我们为天下北大人点赞!
为朋友点赞
2014年,北京大学设立最早、影响范围最大的奖学金项目——光华奖学金迎来了第25次颁奖。在北大与光华教育基金会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友谊里,双方已经合作支持了光华管理学院、体育馆建设、管理干部发展基金、人文基金等多个项目;

2014-2015年度光华奖学金颁奖典礼
2014年,北京大学第一个向每位获奖同学连续资助四年的奖学金——奔驰奖助学金举行了“情系北大20年,不忘初心”的庆典,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Hubertus Troska)先生亲手递交了扩大奖助额度的捐赠支票;

奔驰奖助学金20周年庆典
2014年,金光集团黄志源校友和黄荣年先生先后访问北京大学,支持博雅讲席教授基金、金光数学基金、黄奕聪伉俪奖助学金、“金光筑梦”学生实践基金,为金光黄氏家族与北大长达半个世纪的渊源与友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页;

黄志源校友
2014年,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其镛先生继兴建北京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之后,再度捐资支持燕京学堂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设立“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共同培养具有中国洞察力和全球视角的明日领袖;
……

曹其镛先生
2014年,北京大学的老朋友们继续给力,还有一批新的朋友加入到支持北京大学的行列:
西部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慷慨支持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促进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设计,共建“美丽中国”;
中植集团捐资支持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的发展与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捐资支持北京大学开展生态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促进现代“大农业”的综合发展;
新尚集团董事长唐立新先生设立“唐立新教育发展基金”,从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培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广东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卫平先生捐资设立冠昊国际交流基金,成为北大第一个专门支持参与国际大学联盟的基金;
台湾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会设立的“北大之友——张荣发助学金”首次颁发,为百余名新生免除后顾之忧,开始燕园的求学生涯;
……

唐立新先生

朱卫平先生
2014年,北京大学隆重聘请联泰国际集团副董事长、行政总裁陈亨利先生,西控集团董事长李西平先生等社会贤达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董”,邀请他们加入北大这个大家庭,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出谋划策。
2014年,旧友新朋共襄盛举,社会力量已经通过北大教育基金会的平台融入北京大学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推动力。2014年,我们为朋友们点赞!
为未来点赞
2014年,美丽燕园发生了许多变化:新太阳学生中心落成,成为北大学子学习和文化活动的“一站式”服务集聚地;王克桢楼揭幕启用,为多个科研机构提供办学、办公及研究的场所;城市与环境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大楼顺利奠基;医学部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树华楼”投入使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楼落实社会支持、启动建设方案……基础设施的兴建和修缮工作,不仅改善了校园环境,使古老的燕园焕发新姿、更加美丽,更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未来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城市与环境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大楼奠基
2014年,北京大学制定了“2018筹资挑战计划” (2014-2018),致力于建设雄厚的大学基金,支持北京大学实现2018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与此相应,北京大学成立了筹资发展委员会,统筹领导全校筹资工作,并制定出台了筹资工作相关制度文件。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和完善,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2014年,习总书记在燕园讲话:“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将凝聚最大的共识、团结最大的力量,为北大加油,为教育加油,为未来加油。
梦想在前,重任在肩。站在2015年的起点上,我们为梦想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