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天空中绚丽的朝霞拥抱着初入燕园的少年。在阵阵凉爽的秋风中,北京大学迎来2022级本科新生。

迎新现场
2022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457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3066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94人、港澳台学生72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53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41个国家和地区的367名留学生,以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0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8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61人、港澳台学生17人);另录取来自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6人。

迎新现场
心系新生 关怀备至
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统筹推进相关工作。8月26日,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带队检查迎新准备工作。

家园食堂

郝平一行检查家园食堂迎新准备情况
8月28日上午,郝平、校长龚旗煌来到报到现场,了解迎新工作,慰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副校长王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涛,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副校长董志勇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


本科新生入校
在中国语言文学系迎新站,郝平遇到了刚刚完成报到的王馨瑶同学,鼓励她在人文情怀的浸润中继续努力学习,利用好北大及中文系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发展平台,实现自己的“文学梦”。在学生宿舍45甲楼,郝平对数学科学学院班主任与辅导员细致体贴的迎新工作予以肯定,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学业上积极进取、创造佳绩。在新太阳学生中心,郝平与在场的留学生们亲切交谈,赞扬了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祝愿留学生们“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一切顺利”。




校领导在迎新现场与新生交流
在医学部迎新站,龚旗煌向工作人员了解了今年的招生情况和报到进展,希望同学们传承北大医学“厚道”精神,向医学前辈看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绿色通道,龚旗煌向志愿者详细了解资助政策,鼓励现场新生“不要有后顾之忧”,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历史学系迎新站,龚旗煌耐心倾听同学们选择历史的初心和大学生活的畅想,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更上一层楼”。
尽职尽责 用心服务
为给新生入学提供更全面的的保障和更周全的便利服务,学校提前做好了全方位部署,各职能部门尽职尽责,用暖心的服务为新生的“北大第一天”保驾护航。
在火车站、机场,校园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新生顺利接送至报到现场,并搭建起一条畅通无阻的行李“传送带”。校医院不仅为同学们提供口罩、手消等防疫物资,还备齐了碘伏、酒精棉等常用药物。


运送行李
在行李寄存处,学生服务总队的同学们忙着为学弟学妹们搬运行李;在校内各主要路口,学生志愿者们耐心地向新生提供引导、指示和答疑等服务。


学生志愿者服务新生
校园卡管理与结算中心工作人员为新生细致讲解校园卡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努力让每一位新北大人都能享受到校园一卡通带来的便利。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迎新站,同学们可以通过“时光慢递”邮筒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中心工作人员会妥善保管,并在相应的时间寄出,让成长后的自己跨越时间,通过书信与踏入校园时的初心重逢。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服务台
报到现场,由校团委组织的一场快闪表演将气氛推向新的高潮,向在场新生传递了真诚美好的祝愿。节奏明快的《想去海边》、耳熟能详的《晴天》、悠扬动听的《燕园情》……动听的歌声让现场所有人的心情都更加轻松愉快。

快闪表演
各出心裁 共迎新生
各院系的迎新安排可谓是丰富多样、各出心裁,但热情与关爱是他们共同的底色。
物理学院迎新站前立着印有大树枝干的展示牌,每一位新生都亲手为这棵大树贴上一枚树叶,祝福2022级新生如大树一般逐渐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迎新展板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迎新站上空悬挂着一块由一盏盏小灯组成的巨大灯牌,每一位新生报到后都会亮起一盏小灯,代表一位新成员正式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灯盏共同组成“SESS”的字样,象征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地空人”相遇相拥,点亮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地空灯牌
今年是经济学院建院110周年,学院精心准备的入学大礼包里包含特别定制的帆布袋、可爱的吉祥物公仔、实用的文件袋,还有学院的特色刊物《壹评》与内容丰富细致的新生手册。学院还为每名新生都准备了一份院庆专刊,既带领年轻的“经济人”回顾院系底蕴与积淀,更传达着盼望青年砥砺前行、续写华章的期许。

新生大礼包
社会学系不仅为每名大一新生拍摄了专属相片,还在展览板上印下了2022级全体新生的名字,等待着前来报到的新面孔们用金色彩笔将其填满。今年,系里依然为每名新生都送上一本《社会学的想象力》,老师们在扉页上亲笔写下寄语,饱含对新社会学人的鼓励与关怀。

赠书
新燕新语 同启新篇
初入北大的新生们当然是今天的主角。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拥抱属于自己的“燕园初体验”,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无限期待。
张鼎言同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迎来的第一位新生,在完成报到后却并未离开,主动申请加入学院迎新志愿者的队伍,用志愿服务开启大学生活:“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热心帮助让我很感动,我也希望能做些什么,把这份心意传递下去,帮助更多新朋友。”

张鼎言
来自河南郑州的刘思语同学初中开始就阅读了大量近代史书籍,高中观看《觉醒年代》后对北大心生向往,带着想要更加深入了解的心情来到北大历史学系,“未来,我想要在这一领域继续深造”。

刘思语
来自广东省的李宗戴同学通过强基计划考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作为一名竞赛生,北大化学一定是我的最优解,能够圆梦北大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他希望自己不仅能在未来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努力进步,还能在社团活动中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李宗戴
“我喜欢数学,所以就来了!因为这里是中国最好的数学学院。”来自北京的修时雨同学谈起大学四年的规划滔滔不绝,“我打算选择基础数学方向,研究几何学;目前正在准备英语分级考试,体育是我的强项,课外活动想要打羽毛球……”他已迫不及待开启自己的大学新生活。

修时雨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詹美琦同学对传播行业很感兴趣,加入北大新传将让她“在追梦的路上更自信、更坚定”。对羽毛球运动颇感兴趣的她希望能够加入相关社团,在增强体魄的同时,也能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

詹美琦
学堂门启,招贤纳新。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燕们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全新的挑战、探索无穷的未知。相信朝气蓬勃的少年将在这一方广阔舞台上挥洒青春、发光发热!
燕园常为新 青春正当时——北大2022级研究生新生来了
燕园初秋,清风习习。8月29日,北京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从五湖四海汇聚燕园,为燕园带来了青春的学术气息。
上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分别带队来到部分院系和部门的迎新站点,看望新生和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副校长孙庆伟,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
郝平先后来到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信息管理系、教育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学院,详细了解了各院系研究生招录和新生报到情况,对迎新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表示感谢,向研究生新生表示祝贺,鼓励同学们珍惜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尽快融入北大,好好读书,积极参加各项实践。

郝平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生交谈

郝平与信息管理系新生交谈

郝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新生交谈

郝平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合影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郝平详细了解了研究生招录情况,特别是今年首次招生的国际传播项目。他希望同学们提升专业能力、锤炼过硬本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郝平表示,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要和中国学生交朋友,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看到新生报到完成后即刻换上院衫融入集体,郝平表示非常欣慰,勉励同学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把在北大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国家建设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郝平指出,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基地。他希望同学们“在马言马”,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传承北大红色基因,赓续北大红色血脉,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龚旗煌先后来到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太阳学生中心、南阁、外国语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等新生报到现场,详细了解了各院系研究生以及港澳台生、留学生的招录情况,向迎新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表示慰问,并与新同学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专业情况等。龚旗煌欢迎同学们来到北大,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刻苦探索、取得突破。

龚旗煌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交谈

龚旗煌与留学生新生及志愿者合影

龚旗煌与港澳台新生及志愿者合影

龚旗煌参与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迎新小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龚旗煌勉励新生踏实问学,传承北大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在新太阳学生中心,龚旗煌与留学生新生交谈,鼓励他们尽快融入北大,与中国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在南阁外面的港澳台新生报到现场,新生逐一向校长作了自我介绍,龚旗煌勉励他们把北大当成自己的家,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城市与环境学院迎新现场,学院研究生会准备了一个迎新小活动,每个信封里有一个关于学校生活的小任务,新生任意抽取一个信封,完成任务有奖。龚旗煌饶有兴趣地和在场师生一起参与了活动。
各院系都开展了独具特色、贴心周到的迎新活动,让远道而来的学子感受到归家般的温暖。
走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新生报到处,记者发现其新生报到流程被划分为十个环节,签到、发放资料卡片、录入人脸系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新生只需按照顺序绕场一周就可以迅速办完入学手续,整个手续流程既明晰又高效。
法学院分设不同的报到接待处,分别为法本法硕、非法本法硕和博士研究生办理入学手续,并在报到现场设置座椅,既便于新生高效办理入学手续,又利于防疫管控。法学院还为每一位新生发放了饭盒,鼓励大家减少堂食,既防疫又环保。
除了新生指南、研究生手册、院衫等物品外,国际关系学院还为每位新生准备了一本《国际政治研究》,蕴含着学院对研究生们刻苦钻研、躬身学术的期待。

国际关系学院为新生准备的《国际政治研究》
集成电路学院在新生报到处设置学院科研成果展板,详实的内容介绍和展品有利于新生快速了解学院并感受学院的科研氛围。学院还为新生准备了点心,为远道而来未及时用餐的新同学提供了暖心小惊喜。
历史学系楼前的迎新横幅 “藏山不朽前日事,厥图惟宁此后词”,以及系里为新生准备的印着“系猫”的钥匙扣、徽章和卡套等小礼品,都以一种包含底蕴又不失活泼的风格表达了对新生的热烈欢迎和殷切期盼。
除了各院系的迎新报到点,学校在邱德拔体育馆前设立了迎新总接待站,为新生提供核酸检测、行李寄存、行李搬运、新生接送等服务,并在校园内设置志愿服务点。为保障新生报到顺利进行,各大校区也有条不紊地开展后勤工作。学校在英杰交流中心前设置了昌平新校区班车发车处,将昌平新校区的新生安全送达。


昌平新校区班车发车处

工学院新生在学院迎新展板前留影

研究生新生陆续来校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