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妈妈郑格如女士一直强调祖国必须要加强道德教育。她觉得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才能改良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但是中国和中华民族需要,我觉得全世界都需要。我是希望北大未来对这方面多努力一点,打一个最好的底给中华民族,做一个有价值的贡献,帮助习总书记的中国梦实现。
2021-11-02
我做慈善,一直最重视教育。因为,受益的不单只是学生,更是全家受惠,同时传给下一代,对整个社会是有好大回报。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学府。我捐助北大,设立奖学金,建设李兆基人文学苑,希望可以发扬中华文化,培育更多人才。我祝愿北大再创辉煌,亦希望北大同学学有所成,回馈社会,贡献国家。——李兆基,北京大学名誉校董,2018年5月,寄语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李兆基名誉校董寄语北大建校120周年:李兆基博士,香港恒基兆业...
2025-04-10
2024年11月7日,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嘉华集团创办人兼主席、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创办人、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吕志和博士与世长辞,享年95岁。北京大学师生深感悲痛,深切悼念吕志和名誉校董。
2024-11-18
北大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人才摇篮,过去120年,对于我们国家发展,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有这个心意,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捐献,在社会上,包括香港和中国内地,也包括海外华人华侨,能发挥一点点影响,希望大家能够在财政上支持北大。希望在未来能够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人才,为我们民族的复兴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2021-11-03
我从来没有一天感觉到自己不是北大人,没有一天感觉到在精神上离开了北大,北大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正是北大赋予了我们这些学子不断创新、勇敢承担时代责任的精神底色。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维、新的创造和新的想象。就像学生时代一样,在北大第三个甲子开始的时候,我希望继续在这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爱北大
2021-11-03
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北大有责任,北大的发展需要我们来支持。我们的同学应该抱有更高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支持国家的发展,同时也要去影响世界的未来,他们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和抱负。在这22年里,我们北大之友,作为创会的会董,我个人是非常的感恩。我感谢北大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跟他们一起成长,参与其中
2021-11-02
北大现在的规模也大了,时代不同了,多元化了,不变是优秀的学生,优秀的教师还是有不少,还有对学术上的追求。知识分子还是要有原来的气节和风骨,尽量不要随波逐流,最好自己要有定力,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静下心来。祝北大永葆青春,祝北大在推动我国科学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方面起一个带头作用。
2021-11-02
北大精神的内核应该首先是自由,第二个是自由,第三最重要的是探索。北大当今时代承载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如何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思想精神方面的东西,以及创新能力的打造,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未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并且能够把社会、把中国体制带向更加繁荣、更加长久的远方的这样一批人才
2021-11-03
方李邦琴|美国泛亚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一起合作的时代,最重要的是让世界接受中国、了解中国,更晓得我们的文化。我非常希望北京大学能有一个新的模式、新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国家用这样的模式、思维方式把国家经济造得最好。只有北大背负这个责任,这方面也只有北大能够做到。北大继续往前走。创新、前进、努力
2021-11-03
感谢北大给予我和夫人在这里学习的机会,并将我们的命运与化学相连接;感激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和老师的关怀与包容,让自己能够拥有挑战权威的自信,在未来的学业和创业过程中有自己的引领和判断;感恩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代里,有更多优秀学者的回归,有众多优秀北大学子,他们将代表着中国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2021-11-03
版权所有2021©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京ICP备15026609号-1
地址:北京大学镜春园75号|邮编:100871|电话:86-10-62759066
订阅号
服务号